上圖:《典籍裏的中國》重現牧野之戰畫面。下圖:演員倪大紅(左)在《尚書》中飾捨命護《尚書》的伏生。
眾所周知,每次對過去的還原嘗試都很難完全契合「歷史非虛構」。在《天工開物》一期節目中,關於明末科學家宋應星古裝形象是否應該「剃髮易服」,在網絡上就曾引起熱鬧的討論。
《典籍裏的中國》節目組回應大公報,如遇到有爭議的問題而節目又無法避免,會選擇主流專家們的意見來進行表達。為了保證專業性和嚴謹性,在每期節目的具體製作過程中都重視作品解讀、史實核查等工作,多維度核查把關,全力保證作品演繹、歷史呈現、版權工作的準確。
根據每期選題的不同歷史時期,節目設立專家顧問組,對戲劇創作涉及到的史實、服飾、場景、道具等進行嚴格把關,並邀請國內權威研究學者和相關權威機構進行指導和審查。
如《尚書》一期邀請國際《尚書》學會會長錢宗武,《本草綱目》一期邀請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並與中醫科學院達成合作,就節目內出現的中醫藥方、藥材、藥典等內容進行對接。
在節目播出前,還要進行最後一次核查工作,對節目中的場景效果、用詞、用圖、字幕等細節都逐一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