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紫禁城600年系列四\回溯元明締構 領略華夏風範

時間:2020-10-25 04:23:18來源:大公報

  圖:原在故宮西北大高玄殿前「習禮亭」,為元代角樓遺構

  紫禁城於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年)落成,元末不少名師哲匠及其傳人,參與當時工程設計建造,保存了宋元宮殿建築法式。筆者以往研究發現,那時至明中後期,宮中實際上還有不少元宮建築,比如元代金水橋(今存斷虹橋)、大善殿(故址在後來慈寧宮)、北海廣寒殿(故址即今白塔)。根據中國建築史研究開拓者朱啟鈐先生及其弟子梁思成、單士元先生及故宮博物院近年來研究成果,故宮西北角樓、御花園內欽安殿,確認是永樂初建時原作,完整保留了元末明初的原貌。\姜舜源 文/圖

  元代宮殿基本沿用以《營造法式》為代表的宋代建築規範,所以這些建築又保留了部分唐宋建築風格。巧合的是,這兩座特殊結構建築,正好存在於宋代中期大畫家趙伯駒《仙山樓閣》軸裏。畫中主樓是十字交叉的歇山頂,上置寶頂,與角樓相似;右側較低的為盝頂房,與欽安殿屋頂結構雷同。趙伯駒為宋太祖七世孫,以擅長「界畫」著稱,樓閣寫實有如建築效果圖。在兩件同名《仙山樓閣》冊等大量畫作裏,都有十字交叉的歇山頂。明清北京宮殿代表了中國傳統建築的最高成就,集中體現我巍巍華夏泱泱大國風範。

  永樂角樓 華屋明珠

  角樓建在城牆拐角處的方形城台上,建築平面呈十字形,十字中心是深、廣各三間(八點七三米)的正方形亭子。方亭四面的中部,各出一間抱廈,於是構成十字形。但四面抱廈進深不同:沿着城牆的兩面,進深較大,為三點九八米;朝城牆外側的兩面進深較小,為一點六○米。角樓平面中軸線因而呈四十五度傾斜,這不但適應了城牆轉角處空間特點,更造成角樓在立面上向紫禁城內部瞻顧、在視覺上穩定平衡的藝術效果,並且與四門城樓遙相呼應,有如王羲之書法「勢如斜而反正」之理。

  角樓的立面構造為三重簷。造型上似樓非樓、似閣非閣,是由多種建築造型組合成的一座複合體建築。在這樣一種不對稱的十字平面上建造三重簷屋頂,工程難度很大。但先哲匠心獨運,採用抹角樑相疊,逐層收縮加高。上層簷平面呈方形,覆蓋着十字中心的方亭,由十字交叉的兩個歇山屋頂組成。兩條正脊的兩端各置大吻,中心交叉處置銅鎏金寶頂;四處簷角相交處建垂脊,寶頂同時又是兩兩相對的四條垂脊的會合點。實際上是一個四角攢尖式方亭,和兩個歇山式屋頂組合在一起,二者天衣無縫。在一般宮殿建築上,歇山位於建築兩側,以大坡頂正面示人;角樓上簷卻把歇山頂兩側的山花擺上看面,反其道而行之。

  中層簷的主體是四個抱廈的上簷,仍覆以歇山式屋頂。四個抱廈的上簷之間,則為中心方亭的中層簷,當角處為四條垂脊。抱廈與方亭嚴密結合,多脊多角搭接,相互勾連。下層簷四面採用半坡腰簷的格局,四個窩角各出一條垂脊,四周用博脊與中心方亭連接相圍,由二十條折線圍成。不論在平面布局與立面造型結合上,還是在建築結構承重分配上,建築科學性、實用性、觀賞性完美統一上,永樂角樓都達到爐火純青程度。

  欽安宮觀 穩如泰山

  近年來故宮古建築專家,結合研究性維修保護工程,揭示宮內中軸線北端的欽安殿,也是永樂時原作。筆者認為這是永樂帝崇祀明代皇權保護神──玄天真武大帝,落實「就北京建立宮觀」的心願。

  永樂帝起兵「靖難」,推翻侄子建文帝,聲稱自己是遵從父親明太祖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誅之,以清君側之患」,其間真武「神明顯助,威靈感應至多,言說不盡。」永樂十年(一四一二年)七月十一日就表示:「那時已發誠心,要就北京建立宮觀。」(明范欽編《嘉靖事例.議處太和山香錢》)雖然接着在湖北武當山大修宮觀奉祀真武大帝,但因連年北征,永樂帝未能親上武當山,而是在大內北方正中「建欽安殿,祀真武之神」(《明世宗實錄》),「掌握樞機,朝運洪化」,「保祚佑聖,護國定亂」。永樂帝在奉天殿最高處也恭繪真武神像,作為北京宮殿守護神。他的子孫們甚至住在欽安殿裏,其子洪熙帝朱高熾就是「崩於欽安殿」;嘉靖帝又升崇欽安殿規模,加設天一門及四面圍牆。

  欽安殿面闊五間約二十七米,進深三間約十四米,從地面到寶頂通高十三點七米。重簷,盝頂,四面坡黃琉璃瓦。屋頂上圍繞中央平頂是四條圍脊,圍脊下留空隙,讓平頂瓦壟、坡頂瓦壟相通。平頂正中處砌琉璃寶頂須彌座,上覆銅鎏金寶頂。「盝頂」就是屋頂最高處露天,遠溯「半坡遺址」等原始建築,當時是為炊煙由此排出。後來露天部分加蓋平頂,宋元皇宮有很多盝頂房,明清宮殿如今僅此一例;但小型中空露天的盝頂井亭卻很多。

  這處建築科技成就,首先表現在大木結構科學設計上,採用減柱建造技術。按傳統作法,十五間大殿為二十四根立柱。但此殿只保留十六根簷柱,通過抬樑、圈樑等分解屋頂重力,將殿內八根金柱減少為四根,騰出開闊空間,安設神龕及舉行祭祀活動。如今歷經六百年,大殿依然穩如泰山。

  二是寶頂的鎏金工藝技術。盝頂中心聳立的銅鎏金寶頂高三點六米,重達一噸,體量巨大,器表延展面積達十六平方米。如此巨大體量的銅鎏金器件,在我國明初為孤例,做到鍍層薄厚均勻,技術難度很大,反映了明代高超的金屬加工技術水平,說明那時我國科學技術依然領先世界。

  三是建造工藝精湛。大殿建在一點八米高的青白石須彌座上,繞以漢白玉石欄杆,月台前方三出陛,東西向各單出陛。南向石陛中,自上而下分別為三組「雙龍出海」高浮雕圖案,精雕細刻,為元明古風,非後世可比。台周圍均有石護欄,望柱頭上是一龍、一鳳相間的雕刻,在每一塊欄板心內外,都浮雕高突的雙龍戲珠,四周是淺浮雕的卷草和龍紋陪襯。整個欄杆以柱頭和欄板為重點,形象鮮明,構圖完整,是紫禁城石雕裝飾中的精品。

(作者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者、北京市檔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