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專家之言\疫中送暖 互助解困\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 趙安安

時間:2020-04-05 04:23:13來源:大公報

  圖:疫情期間,不時有團體向街坊送贈防疫物品

  二○二○年的春天,在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這場攻堅戰中,來自五湖四海的愛凝聚在一起,不僅是奮戰在醫院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許多普通人也在盡自己所能貢獻着一份心。在這場疫情寒冬裏,一份份不留名的愛,成為了這個春天最暖心的顏色。

  利己/利他不相悖

  一般情況下,人會對自己或者自己所在的圈子做出最有利的決定,這是人格中的「利己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身邊助人為樂的「利他」行為同樣時常發生。兩種相異的特性,為什麼會同時存在呢?

  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其實是一體的兩面,本質上來說都是一樣的。乍一看,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奇怪:一端是自私,一端是無私,箭頭相反的兩個方向,怎麼會是同一件事情呢?在心理學的歷史上,也有兩位心理學家曾經針對「利己」與「利他」的話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巴特森(Charles Daniel Batson)主張「人的本性是利他的」,席爾迪尼(Robert Beno Cialdini)主張「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但是爭論到最後,得出的結論卻是「利己與利他是一體的」。我們來解讀一下這場大討論。

  巴特森認為,當一個人看到另一個人受苦,便會產生共情(Empathy,又譯作同理心)。當需要幫助的人的遭遇非常可憐,又或者是受苦的人與我們的關係很親近,共情會越發的強烈,我們發生「利他」行為的可能性就越大。席爾迪尼則反對巴特森的觀點:當我們看到別人受苦時,共情讓自身也感到痛苦,促使我們伸出援手幫助別人的原因,是想要減低自身的痛苦。

  針對席爾迪尼的負面情緒論,巴特森卻不以為然:當一個人看到別人受苦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選擇用其他的方法減低我們內在被激發的負面情緒,比如轉移注意力或是視而不見。但為什麼還是會有人留在現場幫助需要救助的人呢?巴特森做了一個實驗印證觀點:當一個女生(假裝)被電擊,只有25%的受試者願意留下來幫助她承受痛苦。但是在實驗者用一些引導技巧激發受試者的共情時,有86%的人都選擇了留下來。同時,共情表現強的受試者願意幫助女生承受電擊的次數,是共情表現弱的人四倍多,可見它是一股多麼強大的推動力。

  席爾迪尼還是不甘心,認為共情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這需要經歷與他人合一(self-other overlap,即自己與他人心理交疊)的過程,設身處地、感同身受他人的痛苦。歸根結底人還是自私的,是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

  「共情」凝聚力量

  可能讀者們已經意識到,其實巴特森和席爾迪尼講的是同一回事,只是不同的論證角度。人有着利己的一面,也有着利他的一面。利他的天性,讓我們生出共情,將別人的痛苦照射到自己的身上。為了自私的緣故降低痛苦,我們會伸出援手幫助別人。而在對他們付出愛心和關懷的時候,我們的共情能力也會跟着提升;利他的提升又相對促成想要去降低自己看到別人受苦的不舒服。所以,自私、利他看起來是相反的兩件事,但是通過共情的橋樑,這一體兩面的交互反而能夠促成社會上很多好人好事。

  共情的培養是很重要的。它不僅僅是在幫助他人上發揮作用,也是人際關係溝通中特別重要的一環。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觀地理解當事人的內心感受,進而做到相互理解、關懷。孔夫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便是這個道理。

  在德國,孩子們從小就會接受共情的訓練。老師們會讓孩子去看一些其他孩子在哭,或者是學校生活中的一些影片,然後詢問小朋友的內心感受,引導大家懂得察言觀色。這是訓練共情一個很好的方式。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對提高共情非常有效,那就是慈心練習。這個訓練可以每天在家練習。找一天中比較安靜的時間,輕輕地閉上眼睛,讓自己安靜下來,在呼吸當中放鬆身心。你去回想一下今天遇到哪些人?這些人的情緒如何?你能否察言觀色,對他們感同身受?你可以將一個祝福或是一個善念送給對方。在科學實證上已經證明,長期進行慈心練習,我們的大腦會逐漸發生變化,負責共情的腦區部位會增厚,顯示共情是可以透過慈心練習提升的。

  中國自古以來以助人為美德。成長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我們似乎生來便擁有着更強的共情,特別是在共同的痛苦面前,更是眾志成城,表現出了萬眾一心的凝聚力。這股愛的力量是最偉大的心靈力量,它能夠擊退困難,絕處逢生,迎來希望的曙光。疫情面前,珍惜這份心靈禮物,我們終將能夠攜手並肩,攻克難關。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