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杏林細語/長期病患慎防染疫

時間:2020-02-23 04:23:17來源:大公報

  圖:長期慢性病患者須加強防病意識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各地仍有新增確診個案,專家們呼籲大家要戴口罩,注重個人衛生,增強抵抗力,長期病患者是否感染肺炎的高危一族?

  註冊中醫郭岳峰接受訪問時稱,一般來說,任何長期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肝病、哮喘等患者,若染上新冠肺炎的話,情況要比一般病人差。香港因患新冠肺炎而死亡的第一例患者據說患有糖尿病,雖則只有三十九歲。他續稱,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也是引發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所以,積極預防和治療上述疾病對預防中風及其他疾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有關方面應加強全民教育,讓大家認識此等疾病的危險和先兆症狀,保持健康,才會有防治效果。

  最近郭醫師接診一位六十三歲女患者,她於二○一九年六月突發「腦幹中風」,經入院搶救及後續治療,現在神志已清醒,但語言不利,左側面癱,口眼歪向右側,右邊肢體半身不遂。二○二○年一月二十一日,她開始接受針刺治療,郭醫師並採用針灸學專家石學敏所創「醒腦開竅針法」,每周兩次;同時配合中藥湯劑補陽還五湯加減,每日一劑,分兩次溫服。補陽還五湯為清代醫家王清任所著《醫林改錯》中治療中風偏癱屬氣虛血瘀證的有效方劑,原方主藥用黃耆四兩約合120g,謹慎起見,可先從30g左右開始逐漸加大。上述治療十餘日後,患者左側面癱有明顯改善,右側肢體可以小範圍活動,目前仍繼續治療中。

  他續指,中風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病死率和致殘率極高,主要分為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腦血栓形成)兩大類,當中以腦梗塞最為常見。腦中風發病急,病死率高,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風急性期經搶救治療,病情穩定後,患者漸入恢復期,大多遺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利等後遺症,部分患者則見反應遲鈍、思維障礙、言語錯亂等,尤其是反覆多次發作者更為常見,需要進一步治療和恢復。對於恢復期和後遺症期的治療,中醫除湯劑內服外,應配合針灸、推拿、藥浴、氣功及康復鍛煉等,進行綜合治療。

  中風帶來的後遺症,郭醫師指主要有兩組症狀,一是半身不遂、口歪斜、言語不利等周圍肢體、器官的功能障礙,思維、情感基本正常,或反應稍微遲鈍;二是腦組織受損嚴重,出現思維、認知障礙,情感異常、言語錯亂,往往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肢體癱瘓。半身不遂屬氣虛不能運血,氣血瘀滯,肢體萎廢不用;口眼歪斜和言語不利,則屬風痰上擾,經絡失和。所以治療須:(1)化痰通絡、活血化瘀以祛邪;(2)主益氣活血,補腎活血。

  中風的死亡率隨患者年齡增長而上升,由於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他坦言,大家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是目前最好的預防措施。

  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