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新聞背後/以實際行動貫徹「識變、應變、求變」\梅若林

時間:2024-08-08 05:01:44來源:大公报

  香港工商界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給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重要回信精神座談會日前在港舉辦,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三個結合」的指導意見,為香港各界進一步學習貫徹習主席重要回信精神,推動香港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要貫徹落實好重要回信精神,關鍵在於把握好「識變、應變、求變」的內在邏輯,把握好國家發展與香港發展的關係,把握好保持制度優勢與提升競爭力之間的關係。

  夏寶龍主任提出的「三個結合」,包括:與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國家改革開放大局結合起來、與港澳實際結合起來。

  首先,二十屆三中全會的主題,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三中全會《決定》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國家在積極改革當中體現了「識變、應變、求變」。香港更要「變」,不僅限於出台更多新政策新舉措,還要展現出連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一併改革的決心。

  《決定》對香港提出的要求,包括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看似是一貫對香港定位要求,但如果結合三中全會深化改革的內涵,即意味香港在金融、航運、貿易、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等方面,都需要應對新時代變化作出改變,才能鞏固、提升這些既有優勢。

  習主席在回信中,希望香港企業家們繼續發揮各自優勢,同時也是對香港各界的期望。香港的優勢在百年未有大變局下不可能一成不變,香港要如何確保自身優勢一直延續和增值?要如何改變才能實現發展突破?這正是習主席和中央留給香港的課題。

  第二,習主席在回信中,寄望香港企業家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添磚加瓦」、「新的貢獻」兩組詞語,是值得關注的地方。

  順應潮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過去香港社會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向往往圍繞如何把握新機遇,借國家發展來為香港尋求突破。這樣的思維不能說有錯,但要將香港與國家發展大局真正結合起來,香港不但要把握新機遇,更要藉着這些新機遇助力國家更大程度實現改革開放,在機遇之中作出貢獻,也在貢獻之中創造出更多新機遇。

  比如「一帶一路」除了是一個跟其他地方做生意的機會,更有包羅萬有的合作範疇,從綠色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能源、稅收、金融、減災等不同領域,香港都有可以發揮的一席之地。「一帶一路」等國家機遇不僅象徵着新商機,同時也蘊藏着許多新領域和新技術的開發,香港要打造國際創科中心、建設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不只要抓緊國家新遇,更要抓緊時代潮流,成為不同方面的「先行者」,如此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形成一個機遇不斷衍生的良性循環。

  第三,夏寶龍主任不是第一次要求香港積極識變、應變、求變。今年4月15日,他在2024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的致辭中指出,「大家要主動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在變局中打開香港發展的新天地。」早前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一行時,他再次指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對於面臨內外環境深刻變化的香港來說,同樣要識變、應變、求變,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

  識變、應變、求變的背後,其實是要求香港有對現況的清晰把握,除了要知道自己的優勢,「擦亮一張張『金字招牌』」,更要了解目前面對的困難,不畏阻力地「把事情一件件做起來」。習主席回信讚揚香港企業家傳承先輩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積極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薪火相傳的愛國心、桑梓情,強調的同樣是「實際行動」四字。

  現時特區政府積極開拓「一帶一路」和全球南方市場,全力「搶人才」「搶企業」,發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新能源科技等領域,正是「因地制宜」的表現。而未來香港要解決更多經濟民生問題,就要不斷自我檢視、分析現狀、尋找突破,要將「識變、應變、求變」化為實際行動,才能闖出一片新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