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鏈能講堂/完善虛擬資產監管 行業健康發展\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執行董事 付饒

時間:2024-08-23 05:01:58來源:大公报

  圖:內地監管部門早前通過,把「虛擬資產」交易列為其中一項洗錢方式。

  本周一(19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於辦理洗錢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將通過「虛擬資產」交易明確列為洗錢方式之一。

  打擊洗黑錢行為

  由於其匿名性與去中心化等特點,虛擬資產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問題:一是虛擬資產易被用作洗錢、非法融資的工具,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二是行業監管尚不完善,導致市場存在一定的投機行為和價格波動風險;三是部分從業者法律意識淡薄,容易觸碰法律紅線。

  上述法規的推出,將對虛擬資產行業產生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1)行業合規成本上升。法規的出台意味着從業者需要更加關注合規問題,加大合規投入,以確保業務合法合規。市場將迎來洗牌,部分不合規的「U商」和項目方可能會退出市場,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2)投資者教育加強。法規的出台將促使投資者更加關注虛擬資產的風險,提高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

  3)行業監管逐步完善。此次司法解釋的發布,有助於監管部門對虛擬資產行業進行更有效的監管,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對於虛擬資產投資者來說,界定是否為合規的虛擬資產交易,通常需要考慮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首先是法律合規性。交易是否遵守了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法規,包括但不限於反洗錢(AML)、反恐怖融資(CFT)等相關法律規定,是否按照法律規定進行了實名認證和身份驗證(KYC)流程,是否依法申報和納稅。

  其次是交易平台合規性。交易平台是否在相關金融監管機構註冊並獲得了運營許可證,是否實施了有效的AML/CFT政策,是否提供了透明的交易規則和流程。

  其三是交易對象合規性。交易的虛擬資產是否為合法發行,是否有明確的發行主體和規則,虛擬資產是否被用於或可能被用於非法活動,如詐騙、非法集資等。

  其四是交易行為合規性。交易雙方是否遵守了市場規則,沒有進行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不當行為,交易過程中是否保持了足夠的透明度,如交易記錄、資金流向可追溯。

  其五是資金來源和去向。交易的資金來源是否合法,是否有證據證明資金不是來自非法活動,交易後的資金去向是否明確,是否可以追蹤。

  合規的虛擬資產交易需要在法律框架內進行,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並通過合法的交易平台進行,同時確保交易過程中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雖然法規的出台給行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但從長遠來看,有利於行業走向規範、健康發展。之前「虛擬資產」一詞往往存在於中國低位階的部門規章,甚至連行政法規中都沒有提及。本次少見地在司法解釋中將虛擬資產加了引號並且與金融資產並列,代表「虛擬資產」的含義並未確定。

  與此同時,由於香港大力發展虛擬資產經濟,內地先從虛擬資產最容易引發的嚴重犯罪作出回應。在此背景下,「U商」和普通投資者都應提高法律意識,確保交易合規,避免陷入法律風險。此外,行業從業者也應積極擁抱監管,共同推動虛擬資產行業的繁榮發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