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擴大規模/港商倡中資產業園建港分園 聯手捉緊「一帶一路」商機

時間:2024-10-04 05:01:56來源:大公报

  圖:港商積極在東南亞或其他新興市場投資設廠。圖為港商在越南的廠房。

  自國家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不斷增加相關地區投資,引起愈來愈多國家及地區的熱烈響應,並帶來龐大商機。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供應鏈布局、專業服務、融資等多方面,均在「一帶一路」地區有很大機遇。然而,在新興市場建廠需要大量資金,對中小企並非易事,他建議,特區政府可向國家爭取,推動港商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中資產業園,甚至向國家爭取在中資產業園內建立香港企業專屬的「園中園」,以作為港商向當地擴展生產基地的一條捷徑,這有助港商與內地企業「抱團出海」,加速在當地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條和協作體系。

  基建趨完善 有利投資設廠

  盧金榮向《大公報》表示,今年曾跟隨行政長官李家超及「一帶一路」專員,赴東盟的老撾、柬埔寨、越南,以及歐洲的匈牙利考察,發現這些國家商機處處。首先,供應鏈布局方面,隨着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港商正積極在東南亞或其他市場增設新廠。以往港商普遍集中在個別幾個產業配套較成熟的東盟國家,但在「一帶一路」的推動下,沿線國家的基建正逐漸完善,為港商投資設廠提供不少新選擇。

  為內企提供國際化服務

  以老撾為例,在中國投資下,老撾政府與中國合作興建的中老鐵路在2021年通車,老撾將有望成為東南亞核心地帶的主要貿易樞紐,減省運輸成本和時間,未來港商可以借助當地豐富的天然資源、免進口關稅等貿易優惠,在當地發展。此外,在「一帶一路」的推動下,一些港商已在南亞的孟加拉、非洲的埃塞俄比亞設廠。

  另外,隨着愈來愈多中資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的基建發展項目,對國際化的專業服務需求也不斷增加,而香港擁有專業的會計、法律、ESG諮詢,以及國際認證服務,可以協助中資企業競投能源、交通、通訊等基建項目,並協助他們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和效率。香港的專業服務業也可藉此擴大業務版圖,達至雙贏。同時,許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舉發展基建,對資金的需求也十分龐大,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完善的金融體系、成熟的法律制度和國際化的業務環境,可以提供當地企業多元化的投融資服務和資本支持。

  對於拓展商機,盧金榮表示,「一帶一路」地區中,有不少為伊斯蘭國家,其金融活動須合乎「伊斯蘭律法」教義。不過,香港缺乏熟悉伊斯蘭文化和教義的人才,亦未有一套針對伊斯蘭金融的合規制度。他建議,香港可參考內地和海外經驗,構建有利伊斯蘭金融業發展的經濟和法律體系和指引。例如馬來西亞是全球最大的伊斯蘭債券發行國,香港可以與他們加強合作,共同開發伊斯蘭債券或股票等產品和銀行金融業務,進而吸引「一帶一路」其他穆斯林經濟體的資金來港,達至多贏。

  至於「園中園」的建議,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會長黃達勝非常支持,指很多中小企有意到東盟開廠,但遇到人生路不熟及資金龐大問題。

  黃達勝認為,不少中資企業在東盟設立了工業園區,管理質素較佳,最重要是大家便於溝通,建議特區政府應考慮在優勢的中資工業園區,成立香港分園,再以特惠租金轉租給港商在指定期間試業,讓港商可以用最低成本的方法,在海外設立生產線,待港商熟識當地環境後,再以市價承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