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地近期穩樓市措施
【大公報訊】市場流傳,內地當局正在考慮進一步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及允許規模高達3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存量房貸尋求轉按揭,以降低居民債務負擔、提振消費。
受消息刺激,內房股獲資金追捧,世茂(00813)、花樣年(01777)、綠景(00095)及旭輝(00884)股價單日抽高10%至11%,潤地(01109)、綠城(03900)、佳兆業(01638)、雅居樂(03383)亦有4%至6%升幅。A股房地產板塊大漲超5%,金地(600383)漲停;萬科(000002)盤中漲停,收市升8.33%報6.76元。
允許進行轉按
消息稱,據相關方案,存量按揭客戶可以與銀行重新協商房貸利率,而不用等到明年1月(通常的利率調整時間)。此外,居民也可以將現有按揭貸款直接轉入其他銀行,並按照最新利率簽訂合同,這將是房地產步入困境以來,首次允許這種被稱為「轉按揭」的操作。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還不清楚新政是否將適用於所有住房。
人行去年就表態鼓勵商業銀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近日市場也流傳一些「存量房貸利率降」的信息,但經調研後證實是購房者(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申請了順位抵押方式的「商轉公」貸款業務,即購房者無需結清原商業貸款的情況下,將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轉為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目前,鄭州、張家口、湖南、河北等地區支持該政策。有統計數據顯示,當前開展「商轉公」業務的城市已超30個。
有數據顯示,按目前全行業按揭總體規模約38萬億元,如果一次性降息100個基點,這樣銀行的利息收入將減少約3800億元,約佔去年銀行業淨利潤(2.38萬億元)的16%,假設所得稅率為20%,則約佔稅前利潤的12.8%,影響較大。所以,受消息刺激,昨日不獨房地產板塊上漲,房地產ETF亦是大升超6%,但相對應的銀行板塊卻迎來調整。
上述知情人士稱,雖然抵押貸款利率下降將損害國有銀行的盈利能力,但現在內地首要工作是遏制房地產下行引發的經濟放緩。不過,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集中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主要是希望降低居民利息支出,從而更好支持消費和投資,但從去年的情況來看,居民部門消費、投資沒有起色,提前還貸也沒有明顯減少,效果並不顯著。董希淼認為,再次集中下調存量房貸利率意義或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