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鐵研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新車站,加快進度。
東鐵線擬新增的白石角站,位於大埔墟站及大學站之間,部分工程只能於晚上鐵路停止服務後的非行車時段內進行。港鐵正研究採用不同的創新建築方法,例如「組裝合成」建築法及「裝配式設計」,以增加效率,縮短工期。有立法會議員表示,希望車站建造工程能採取措施,減少影響鐵路服務。
東鐵非行車時段動工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去年曾表示,由於白石角車站工程涉及在現有東鐵線上增建車站,必須在不影響東鐵線現有安全運作情況下進行,部分工程只能於晚上停止服務後的非行車時段內進行。這些工程包括建造車站月台、調整現有高空電纜及供電系統的設備、路軌及渡線軌道、機電系統、安裝月台幕門,以及於軌道旁進行的建設和測試和法定的檢測工作等,故研究東鐵周六日「早收車、遲開車」配合工程。港鐵亦正研究採用不同的創新建築方法,例如「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及「裝配式設計」(DfMA),以增加效率,縮短工期。
林世雄當時引述發展局稱,出於技術考慮,白石角站不會發展上蓋物業,只會承載與鐵路運作相關的設施,而視乎車站的具體位置,於附近一帶用地進行發展,對興建車站所需時間不會有大影響。
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謝偉銓昨日分析指出,香港很多鐵路項目是用上蓋物業支援鐵路發展,在政府有財政赤字的情況下,料政府會綜合項目財務可行性等考慮,決定項目發展模式,包括是否將周邊項目交由港鐵發展;或在確保鐵路造價能封頂的安排下,分拆房屋項目招標。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則關注工程對東鐵服務的影響。他說,對在白石角站周邊興建資助房屋有保留,因政府不會出資興建車站,故港鐵一定要用物業發展收入補貼,「如果起資助房屋就變咗搞唔掂起個站嘅成本。」他認為政府應優先興建私樓,爭取財政資源去支付興建車站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