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廣州希利服飾展示多款出口海外的體育運動服裝。
今年是體育大年。剛過去的奧運賽場上經常見到的球衣、體育器材、助威棒等用品,大多數也帶有「中國製造」的標籤。「奧運及今年接踵而至的各大國際體育賽事對『中國製造』的帶動效應不容小覷,我們在跨境電商平台阿里國際站上店舖的訪問量提升了30%至50%。」專營體育運動服飾的廣州希利服飾公司總經理林志烈透露。借助數字化手段,00後外貿商也通過門檻較低的跨境電商平台打開海外市場。\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從7月的歐洲國家盃到8月的巴黎奧運,今年舉辦的體育盛事帶動整個體育用品行業出口快速增長。來自巴黎奧組委發布的數據表示,本次巴黎奧運會吉祥物周邊產品,有80%來源自中國。此外,「奧運經濟」的範圍除了體育用品,更包含從周邊紀念品到生活百貨乃至家電、建材、商用設備等行業。奧運出海產業區帶也涵蓋浙江、山東、廣東、福建等地「多點開花」。
阿里國際站商家出口超70億
在奧運還沒開賽前,奧運經濟就已經開始火爆。作為奧運會的合作夥伴,今年1月至今,阿里國際站上奧運經濟相關行業商家的線上出口額已經超過70億元(人民幣,下同)。阿里巴巴國際站南粵大區總經理邱宗冰介紹,早在今年3月,阿里國際站平台上在線向法國出口的體育用品就已經開始暴增。具體來說,網球服、定製運動服、訓練頭盔、戶外運動服、運動相機、高爾夫球包等熱門商品的出口量翻了4倍多。其中,球類運動成為全球買家的寵兒,比如斯諾克及桌球、網球、高爾夫球、棒球、匹克球等銷量同比增速均在60%及以上增長。而法國本地採購商則主要購買一些運動娛樂設備甚至是娛樂場館的搭建材料,比如瑜伽及普拉提設備、大型戶外遊樂設備、泳池及配件以及人造草坪等產品。
在「奧運經濟」的帶動下,多地產業帶都湧現出通過阿里國際站出海的熱潮,僅以廣東為例,今年4月以來阿里國際站新增的廣東商家同比增長了30%。
邱宗冰稱:「通過比照近兩年來國際體育賽事對『中國製造』的需求發現,內地出海產業帶打破了地域限制,形成了多點開花的新局面,多地湧現出『國際站小鎮』。」在東莞,運動護具類產品出口形成了一定規模;在佛山,戶外傢具出口是重點;在山東,形成了健身器材、垂釣和水上運動用品等產業帶;而在廣州,則是運動服飾、人造草坪及運動地板、娛樂用品等產品出口火爆;更不用說福建的運動鞋。
00後湧入搶商機 打開海外市場
林志烈表示,跨境電商平台在促進全球體育產業鏈高效對接起到重要作用。公司在巴黎奧運舉辦前收到來自科威特及巴黎體育局的訂單。伴隨這一波奧運熱潮,公司在阿里國際站的訪客量較去年同期激增了70%,公司現在每月通過阿里國際站來洽談合作的海外採購商達到6000到7000多人,熱門的月份甚至達到8000人。林志烈今年在跟同行交流時也發現,除了自己這種多年的「外貿人」,有很多00後的新朋友們也開始湧入跨境電商平台,更多商家借助奧運的大熱點,通過門檻較低的跨境電商平台快速打開海外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