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要闻推荐 > 正文

香港藝發局新址啟用南區增添創意活力

時間:2023-07-14 18:09:18來源:大公報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ADC)昨日(13日)正式啟用黃竹坑新址,並舉辦開幕儀式。場地佔樓面總面積約3萬平方呎,涵蓋ADC藝術空間的28間藝術工作室、展藝館、藝術資訊中心以及藝發局永久辦事處,自此本地又一全新綜合藝文場地投入服務,為南區增添藝術活力。

  新址交通便利,距離黃竹坑港鐵站很近,位於黃竹坑業勤街39號的LANDMARK SOUTH的地下高層及5至7樓。新址為一眾藝術工作者提供創作場地及展演環境,連接藝術與大眾市民,開展有意義的藝術文化交流。

  大公報記者 劉 毅

  開幕禮於昨日舉辦,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藝發局主席霍啟剛及副主席楊偉誠等出席。

  陳國基在致辭時表示,藝發局新址前身是香港仔消防局用地,現已重建成為商業大廈。在政府的撥款支持下,大廈其中四層已經用作推動藝術發展的用途,由藝發局營運管理。他相信,藝發局新址將為藝術家和藝團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吸引更多藝術家和藝團前來舉辦各樣的藝文活動,為南區增添創意活力。

  七月起推行兩培育計劃

  陳國基續表示,推動藝文界持續發展,要做到「軟硬兼施」。除了硬件之外,政府亦要做好軟件,致力培育多元人才。政府向藝發局撥款超過9700萬元,由今個月起推行兩大計劃,即「藝術人才見習配對計劃」和「新苗發展資助計劃」,提供更多機會讓本地畢業生、新進藝術家和藝團投身藝術產業。亦撥出4200萬元,支持藝發局在明年10月舉辦首屆「香港演藝博覽會」,屆時將有展覽、論壇、精品演出等不同項目,為本港、內地和海外藝術家和藝團開展新的交流平台,同時開拓表演藝術節目的交易市場,為各地藝術工作者帶來新的合作機遇。

  霍啟剛道,黃竹坑新址不單是藝發局的永久辦事處,同時亦是全新藝術空間,「來到南區,我們希望能做領頭羊角色,可以令愈來愈多人知道南區是一個文藝人聚集之地。」他稱讚空間難得,也有不少文藝工作室,可以應對業內對創作空間的需求。除卻空間之外,藝發局獲政府撥款超過9700萬,會積極為香港培育藝術人才,尤其是扶持剛剛畢業的文化人才。

  霍啟剛在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時還表示,政府活化南區,希望可以產生不同的文化氣質。南區有很多歷史文化、也有漁民特色、不少畫廊也相繼進駐,我們希望通過努力,可以讓更多公眾認識到南區的美麗和文化底蘊。他表示,現在進駐的藝術家有的很年輕,也有不少新想法。儘管於局方而言,資源始終緊缺,但也希望儘可能幫到最需要的藝術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