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元旦假日,三秦大地处处呈现出一片幸福祥和的氛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为群众假日生活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游古镇、泡温泉、听秦腔、看展览……假日期间,陕西省各大景区游人如织,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元旦假期。据测算:元旦假日期间,陕西省共接待游客862.34万人次,同比增长11.07%;旅游收入38.69亿元,同比增长16.38%。主要有以下特点:
“诗与远方”点亮幸福生活
为丰富假日旅游市场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陕西各地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内涵丰富、群众参与性强的节庆活动。
2018年12月31日晚,“黄陵谒祖 祈福中华—2019全球华人新年祈福大典”在黄帝陵正式拉开帷幕,绚丽的灯光秀,雄武的军阵队列,雄浑大气的《鼓振中华》以及系列表演活动,表达了中华儿女“天地人和,大事大业,繁荣昌隆”的心声。2019“西安年·最中国”的盛大开启,为游客献上了跨年狂欢灯光秀、狂欢夜等一系列文化大餐,也让西安“标志性、国际范、科技风、地方味”的特色更加鲜明,成功吸引了国内外的目光。
各大景区结合元旦特点,通过举办主题活动、推出门票优惠等方式,丰富游客假日体验。西安城墙景区《长安颂》光影艺术表演精彩回归,“灯耀未来前程似锦”全民制灯等活动成功举办,假日期间吸引游客3.2万人次。金丝峡景区推出“免票+红包”的优惠政策,对18岁以下青少年实行免门票优惠,并为团队司机和导游发放新年祈福红包,假日期间接待游客6700人次。
隆冬季节,壶口飞瀑高悬,挂满冰凌,银色的瀑布、美丽的水雾彩虹组成了“冰瀑玉壶”的独特奇观,让游客赞不绝口。元旦小长假期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游客6.56万人次,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游客2.7万人次,华清宫接待游客2.8万人次,乐华欢乐世界接待游客2.9万人次,各大景区秩序良好,游客旅游体验得到较大提升。
滑雪、温泉、古镇游倍受青睐
节前的一场降雪,为三秦大地穿上了一身洁白的衣裳,也正式拉到了2019年冰雪之旅的序幕。太白山的雾凇、冰瀑等独特景观,假日期间吸引游客1.8万人次。
假日期间,太白山滑雪场、紫柏山滑雪场、空港必捷滑雪场、晋公山滑雪场等全面开启,雪地摩托车、雪地自行车、雪爬犁、雪上飞碟、儿童游乐天地、戏冰园等丰富的雪上项目,以及文化演出、抽奖、美食等丰富多彩的参与性活动,让游客体验到“文化+体育+旅游”的魅力,吸引了来自甘肃、四川等地的自驾游客。柞水九天山成功举办“滑雪九天山、助力冬奥会”第三届九天山大学生冰瀑滑雪节,吸引游客1.85万人次。在寒冷的冬季,将身与心浸泡在暖暖的氤氲汤泉之中,成为康养旅游的重头戏。
假日期间,陕西省内各大温泉迎来大批游客,咸阳海泉湾将童话剧演出、舞狮表演等融合进温泉体验,为亲子游家庭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节前,安康富硒七彩汤池落户瀛湖,让2万余名游客在青山绿水间放松身心,共赴一场冬日里温暖的约会。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托,以旅游名镇、名村为代表的陕西乡村旅游再次成为假日的热点,假日期间,袁家村接待游客9.5万人次,棣花景区接待游客3.8万人次,漫川古镇景区接待1.6万人次,凤凰古镇接待游客2.4万人次,各地还通过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形式,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清涧红枣、米脂小米、定边苦荞、横山羊肉等陕北土特产品受到游客欢迎;岚皋县举办的疱汤会、山货展销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现场购买。
文化旅游消费不断提档升级
元旦、春节期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组织13支文艺小分队,分赴全省各地基层乡镇社区进行近百场文化惠民演出。节日前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陕西省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大华·1935玖剧场喜剧《我不是李白》、年代大戏《戏台》、新年音乐会《春节序曲》《海霞组曲》《情深意长》《山林牧歌》《汤瓶梦幻》《高原舞狂》等相继亮相,为群众提供了一系列高品质的文化大餐。
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结合实际,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和农村,为群众送去节日祝福。假日期间,咸阳市“唱响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迎新年书画展成功举办;杨凌示范区文化馆、图书馆,将假日节庆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相结合,举办了“文化惠民 送戏下乡”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韩城市假日期间推出了“庆元旦·黄河金三角山地自行车赛”、“古城美食街区的时令美食”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主题活动,三天时间吸引游客15.4万人次,党家村景区推出的特色婚俗文化体验融合了家风家训、韩城婚俗等特色,为游客呈现了精彩的传统文化体验,赢得了现场游客的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