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湖南 > 正文

闊步前行展氣象——湖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樣本觀察

時間:2023-10-31 16:54:38來源:大公網

  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時節,適合在三湘四水間開啟一場走讀之旅。

  10月22日至27日,第四屆「湘」當自覺自信自強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鄉村振興闊步行」全國網絡媒體看湖南走進安化、保靖、武岡、漣源、汨羅五個縣(市)的村鎮,在茶田、景區、產業園感受大地豐收,體驗鄉土民情,探訪湖湘氣象裏的自覺、自信、自強。

  湖南是精準扶貧首倡地、脫貧攻堅主戰場,在鄉村振興徵程上,全省各地乘勢而上,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良好開局。2022年中央有效銜接考核評估綜合評價為「好」。

汨羅屈子文化園以屈子祠景區為核心,向外輻射多個文化體驗區、文化產業區、文化民俗區。

  自覺:基層自治,激發內生動力

  管理一個聚居土家族、苗族、漢族多民族37個姓氏、曾以「難管」揚名遠近的村子,是什麼體驗?

  甘溪村黨支部書記劉宏霞笑稱「有信心」;村民石慧談不出大道理,但苞谷粑豐收的喜悅切切實實掛在臉上;88歲的滕飛書老人喝過「墨水」、喜歡寫板書,興緻來了,還給採訪團記者朗誦了幾句自編詩句:天授甘溪潤滋養,錦上添花黨恩長……

  很顯然,曾經的「難管村」不再難管。秘訣,體現在「自覺」二字上。

  「村莊治理沒有旁觀席,人人都是參與者。」劉宏霞介紹,2021年5月湖南省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進駐甘溪村後,讓積極參與、自覺自治的理念逐漸化入村民內心,並探索總結出「一核五共」治理模式——以人的建設為核心,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村規民約「紅藍榜」激發內生動力,環境美、腰包鼓的「甜頭」又強化村民自覺,基層自治已在甘溪村形成良性循環。

保靖甘溪以「紅十條、藍十條」為主要內容的村規民約。

  「鄉村要振興,村莊治理肯定是基礎。」如劉宏霞所言,3年來,湖南省鄉村振興局在全省深入推進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推廣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等治理方式。如甘溪村一樣的「鄉村自覺」故事,在全省次第開花。

  位於漣源市楊市鎮南部的板橋村,坐落着一個有300多年歷史的四合院老福堂,是漣源市屋場會的首創地。從農村家族式宗族議事場所升級為新時代屋場會,鄰裡間商議村裡發展大計的主動性、積極性更高了。

  「『屋場會』接地氣、節約成本,在政策宣講、聽取民意、矛盾化解等方面起關鍵性作用,為我們工作的開展提供極大幫助。」村支部書記劉選平深有感觸。

  從全省範圍看,耒陽市創新推出「灣村明白人」治理模式,即推選一批新時代鄉賢參與鄉村治理,該案例入選第四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汨羅市則在黨建引領基礎上,遵循「大家提、大家議、大家定、大家守」原則,全面打造村規民約升級版,在村規民約促群眾自治中趟出新路子,2例基層自治案例獲評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案例……

  採訪團在甘溪村、板橋村發現,「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的榮譽被村民摘了下來,並緊緊守住。

  自信:以文化人,賦能鄉村振興

  湖南大地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廣袤的鄉村地區,蘊藏着湖湘文化的源與流。

  本次主題宣傳活動走過的安化縣龍塘鎮沙田溪村、馬路鎮馬路溪村即是兩條湖湘文化的涓涓細流——沙田溪村是清末書法家、「字聖」黃自元故裏,馬路溪村存有清末民初傳統民居50餘棟,是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

  鄉村文化振興,不是靠文化「空降」和「輸入」,而要紮根鄉村已有資源,去挖掘文化內涵,培育文化自信。3年來,湖南把握鄉村文化振興重點任務,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鄉村文化事業,壯大鄉村文化產業,建強鄉村文化工作者隊伍。以文化人,以文賦能,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2021年5月,省委宣傳部工作隊進駐沙田溪村後,深挖本地文化特色,用好用足用活宣傳文化繫統資源優勢,打破了村莊文化沉寂,激活了群眾文化氛圍。

  採訪團走進沙田溪村時,偶遇了一場農家「茶話會」,鮮活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你家孩子的字寫得漂亮,不愧是我們黃自元的老鄉!」「哪裡哪裡,都是書法老師教得好,上次『村晚』,你舞也跳得好呀。」

安化縣沙田溪村,書法家們每周的公益書法課,助孩子們傳承「字聖」筆墨。

  兩年前可不是這樣。

  沙田溪村支書黃勇華回憶,那時候,村裡文化基礎設施薄弱,群眾文化生活單調,文化建設短板很多。對此,工作隊積極優化資源配置,對接群眾需求,村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文化休閑廣場建起來了,文化橋廊架起來了,廣場舞隊、合唱隊、舞龍隊也一一組建。

  書法家每周開展一次公益課堂,群眾文藝隊每2個月組織一場大型表演……對鄉土文化的自豪與熱愛,都在書法、舞姿裏。

  馬路溪村則圍繞傳統文化主題,讓楹聯走入尋常百姓家,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為鄉村發展註入文化靈魂、展示文化魅力。目前,馬路溪村已創建成省級楹聯文化村,獲評全省「最美瀟湘文化陣地」。

  近年來,安化縣搶抓省委宣傳部對口幫扶契機和全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發展機遇,盤清資源底數、依託文化優勢,大興文化事業、壯大文化產業,走出了一條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子,成為以文化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的新樣板。

  自強:促產興業,夯實發展基礎

  正是深秋時節,「鄉村振興闊步行」這趟走讀之旅,嗅到了茶香,領略了文旅人氣,見識了蔬菜小鎮的蓬勃生機,一幅產業振興圖逐漸成型於眾人腦海中。

  產業振興,事關脫貧地區持續發展和脫貧群眾生活改善。產業興旺,鄉村才能挺起自強的脊樑。湖南省鄉村振興局傾斜支持15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跨越發展,構建「1+N」政策體繫,組織省內對口幫扶……不斷夯實脫貧地區發展基礎。

  安化縣、保靖縣均是我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黑茶、黃金茶分別是兩地的優勢資源,一篇「茶文章」,兩地各自精彩書寫。

  安化積極探索「茶+文化」,打造黑茶文化新地標。用黑茶產業賦能文旅康養,讓文旅康養反哺黑茶產業,2022年共接待遊客910萬人次。深耕「茶+創新」,引領黑茶產業新方向。研發巧克力黑磚茶、黑茶化妝品、黑茶護膚品、黑茶牙膏等,延伸黑茶產業鏈。通過「黑茶+」融合發展,安化成為湖南唯一的茶業綜合產值破百億縣。

  黃金村是保靖黃金茶發源地,417歲高齡的國寶級黃金茶樹見證了黃金茶種植悠久歷史。黃金村按照「一村一品」思路,融合「茶園、家園、公園、樂園、遊園」,茶有產業,村有發展。

  目前,保靖黃金茶種植面積15.5萬畝,產值21.26億元。保靖黃金茶1號入選2023年農業主導品種,連續兩年獲省「一縣一特」農產品優秀品牌稱號。保靖縣榮獲2023湖南茶葉「三茶統籌」先行縣。

漣源市鄔辣媽集團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800餘人。

  「貴州有個老乾媽,湖南有個鄔辣媽。」流行於漣源市橋頭河鎮一帶的說法,既體現了當地人的自信,又寄託了他們產業自強的美好願望。

  「鄔辣媽」是指湖南鄔辣媽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對標老乾媽的底氣,源自橋頭河鎮蔬菜產業的發展。該鎮主打蘿蔔、辣椒、長豆角、食用菌等多個蔬菜品種,「橋頭河蘿蔔」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鄔辣媽的使命,是把橋頭河的蔬菜加工成休閑食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接受採訪的企業員工志存高遠。

位於武岡湘商產業園的武岡市永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主」產業的佼佼者。

  發展「一主一特」——以電子機械、裝備智能製造為「主」,以武岡滷菜等食品加工為「特」,充實了武岡廣大鄉鎮產業自強的內核。全市銅鵝、滷菜等特色產業年產值達45.86億元,「武岡銅鵝」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豆製品生產能力和市場份額佔全省三分之一。

  汨羅堅持「一鎮一特」「一村一品」,做大做強長樂甜酒、汨羅粽子、桃林紅薯粉等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產值80億元,長樂鎮、白水鎮、屈子祠鎮晉陞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強鎮。「長樂甜酒」「汨羅粽子」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同時,不斷完善豐富旅遊業態與景區文化內涵,打造一批亮點十足的文旅產業,帶活鄉村發展……

  以五個縣(市)為樣本觀察湖南,產業自強正向鄉村振興大道深處走去。(華聲在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