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北京這麼近,那麼美的河北保定,來一次山水鄉戀休閑之旅。易水湖景區,集休閑、美食、康養、運動、民俗於一體,沿途既能遊覽野三坡百裏峽、易水湖等經典景區,又能感受藝術小鎮等鄉村情趣,還可體驗民俗文化、品嘗特色美食、登山觀花戲水。
鄉村旅遊讓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繁華得有如集市。小街南北向,北走,一側的紅薯可着勁長,水泥牆上也爬着絲瓜、瓠子、扁豆,到處都是成熟的味道。巷子為水泥路面,兩邊平房居多,幾所二層小樓圍在村子周邊,住滿了來易水尋幽的遊人。民居建築群中,精美的磚雕隨處可見,就是不起眼的瓦當上,也雕刻着「福」「喜」等字,這些磚雕飽含豐富的傳統文化,顯示了當地的文化素養和精神追求。
清晨易水湖邊清涼涼的。乘船遊易水湖,遠山隱隱如黛,一山閃過又一山。白色的航船輕快地行進,船頭切割着湖面,浪花由大變小,輕漾着,湖水澄碧,反射着陽光。水山交界處,層層白色礫石裸露着,露出歷史的痕跡。燕下都、黃金台、易水,燕昭王、荊軻、樊於期,成就了「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也鑄就了燕趙風骨。清代的雍正皇帝把安寢之地選在易水河畔,不知是因了該地的風水,還是被此地的歷史打動,於是有了享譽世界的清西陵。
喜歡這裏的青山綠水,更沉迷於這裏豐厚的歷史文化。這裏的飛雲流霞撼人心魄,百米瀑崖雄渾壯觀,甚至一塊石頭都能引起來客的無限遐想。荊軻塔、血山塔、燕子塔、黑塔、白塔,5座滄桑古塔記載着烽煙戰火、金戈鐵馬和義士們置生死於度外的傳奇人生。荊軻塔矗立在易水河畔。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水歌》傳唱千年,至今還不時在塔下的廣場響起,那是今人對荊軻慷慨悲歌的禮讚。
上承雨露,下接地氣,這裏既和古風傾情相守,又與水土肌膚相親,形神兼善,得天獨厚。快節奏生活讓城市人看景多是走馬觀花,打卡快閃,沒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坐一坐,慢悠悠地走一走,在這裏自由自在地遊玩,塵慮不消也會稀釋大半。心情是最好的理由,也是最好的風景。易水湖打動我的,不是具體的哪一個景觀,而是一個整體或細枝末節,且不必說驢肉火燒、燉大鵝、河蝦小魚等美食,就連爬上葉片的昆蟲、飛上枝頭的蜻蜓、落在樹梢的小鳥,我都喜歡。喜歡的,還有北方小桂林給人帶來亮度的消夏時光。
背山依水的觀景棧道蜿蜒曲折,宛若「蛟龍」,翠綠的植被勾勒出仙境般的畫面。老子峰是易水湖環湖山峰的精華,登臨老子峰不僅可以體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可體驗中國道家文化天人合一的境界,可謂「登臨老子峰,踏上問道路」。
丹心映華夏,是青山筆立千仞的默化,是清流碧碧如玉的潤澤。有了這水,這裏的夏,更顯清涼靈動。站在岸邊看易水湖,會誤以為在浩瀚的大海。名揚四方的易水河已融入闊大的易水湖,呈現另一種姿態,默默地蓄積着昂揚的力量。唐駱賓王詩曰:「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如今的易水卻是「熱」的,正在譜寫着和平富足的新篇章。(文圖:米廣弘 大公文旅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