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聯合報》最新民調顯示,島內有四成民眾願意赴大陸就業,三成六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唸書,兩者的比例都創近八年來新高。其中,30歲以下年輕人的登陸意願由去年的30%大幅增至53%,30至49歲青壯世代也有近半數願意西進就業,比去年增加約一成。由此顯示,雖然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雖然蔡英文政府鼓吹「台灣青年天然獨」、肆無忌憚地大搞「去中國化」,但台灣青年世代並沒有受這些別有用心的政客誤導,看來民進黨企圖以政治手段阻撓兩岸交流、切斷兩岸歷史文化聯繫,根本就是痴心妄想。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願意到大陸發展,也表明了這些年來大陸出台的一系列便利台胞的措施和政策讓在大陸生活、學習、工作的台灣民眾受惠,從而吸引更多的島內民眾登陸發展。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大陸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如今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去年經濟增長率仍保持6.7%,薪資水平不斷上升,但台灣這些年經濟增長率只有2%左右,最為人詬病的還是薪資水平竟然還停留在十多年前。有台灣年輕人在上海工作兩年後回台參加同學婚禮時,發現自己月薪10萬新台幣(約2.6萬港元)竟然是所有同學中收入最高的,由此更堅定了在大陸發展的信心。《聯合報》民調也顯示,島內有超過七成民眾認為大陸未來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指出,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這意味着大陸實力的增強和發展機遇、發展空間的擴大,將對台灣的政經發展和社會民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如今台媒的民調結果便是這番論述的最佳註腳。
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歸根到底就是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當下兩岸關係雖然因民進黨當局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而陷入僵局,但大陸方面為台灣同胞做好事做實事的誠意和善意沒有改變。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這些年,大陸有關部門先後出台20多項政策措施,包括為台生增設具有較高榮譽性質的獎學金、加強高校台灣畢業生的就業指導、進一步放寬台胞在大陸事業單位的就業地域、開放在大陸工作的台灣研究人員申請國家社科基金、大幅放寬台灣律師在大陸的執業範圍。此外,為了支持台灣青年大陸實習、就業和創業,僅今年上半年,大陸有關部門就提供了上萬個實習和就業崗位。為了給台胞提供更便利和舒適的生活環境,大陸方面還修改了涉及台胞的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政策等。
大陸方面為在大陸學習和工作的台胞提供同等待遇,也是對台當局「去中國化」及灌輸「台獨」教育的有力反擊。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日前指出,給予台胞同等待遇,使台胞從自己的切實生活經驗中感受到自己是中國人,體會到兩岸雖然還未統一、但仍同屬一個中國的道理,從而增加「一中」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