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台灣《遠見雜誌》最新進行的島內首個「醫院民眾好感度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小病也要蜂擁到大醫院,造成醫療資源大量浪費。
今年以來,台灣衛福主管部門最重要的新政策之一是推動分級醫療與轉診制度,希望民眾清楚區分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四級分級醫療架構,小病先在地方就診,不要一病就往大醫院跑,並調漲民眾未經轉診就直接到醫學中心就醫的部分費用。
台灣目前共有479家不同等級的大小醫院。民眾心目中最好的醫學中心由台大醫院拔得頭籌,得票高達37.7%。
調查發現,一半比例受訪者不了解台灣的醫療分級制度。醫界專家認為,健保實施22年,原先設計的分級醫療,始終沒有兌現,反倒造就大規模的醫學中心。醫學中心無限制長大變「怪獸」,將擠滿更多病人,也失去「小診所看小病、大醫院看大病」的意義,具有轉診功能的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將消失殆盡。他們建議,壯大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以分散醫學中心的就醫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