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執政「滿月」,聲望即暴跌。這並不令人意外。其選舉時一系列政見不到一個月已紛紛跳票,島內不少民眾大呼「上當」,其中核能政策最為人詬病。「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是民進黨的主要政綱,大選期間該黨不斷營造「台灣即使廢核,也不會缺電,電價也不會上漲」的「美好藍圖」,但今年酷夏提前來臨,以往台北6月超過37度以上的天數僅1至2天,但今年6月已有6天的氣溫突破37度,引發供電緊張。「行政院長」林全於是提出「重啟核一」,「政務委員」張景森也說「核電廠在危急時可以投入發電」,顯然與當初「非核」、「廢核」的目標自相矛盾,不啻是自打嘴巴。如今民進黨當局騎虎難下,不敢再提重啟核電廠,但又拿不出解決缺電的可行方案,終於嘗到了作繭自縛的苦果。
民進黨競選時提出實現非核家園的三大策略:一是要確保台電現在的電源開發方案都能如期完成,避免工程延宕;二是節省用電,一般下午1點至3點用電最多,鼓勵商家在這個時段節電;三是發展綠能產業,台灣海峽是發展離岸風能,全球數一數二的優良風場,南台灣更有全年充足的日照,夏天用電負載最高的時候,也正是太陽能發電效率最好的時候。然而,民進黨上台這一個月來,這些策略就已經不起考驗。
「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早前承認,台電既有電源開發方案進度略有延宕,預計今年與明年夏天供電會受到嚴峻考驗,因此希望讓核一廠一號機機組恢復運轉,應付缺電危機。這無異於宣告其第一項策略已經破功,而首先想到的補救辦法仍是核電,這是何等諷刺。至於鼓勵民眾節電,林全「內閣」的受挫感恐怕更甚。張景林建議百貨公司、大超市夏季下午1時至3時「午休」,以減少這個時段的用電量,結果引來一片罵聲。百貨公司業者表示,夏天雖是用電高峰季度,但也正值暑假旺季,商場整天人潮絡繹不絕,如何「午休」?林全於是要求大學制訂節能目標,但被學生批評「挑軟柿子捏」,質疑民進黨當局為何不敢把炮口對準用電較多的企業。從民眾對林「內閣」節電措施的抵觸情緒來看,民進黨當局無疑是高估了民眾的節能意願,其希望通過民眾節電以緩解用電緊張的第二項策略顯然行不通。
第三項策略「發展綠能」是民進黨當局能源政策的重頭戲。台灣四面環海,除了旺盛的海風,還有強大的東北季風,確實具備風力發電的天然條件,但卻受到地形的限制。台島地狹人稠,能夠安置風力發電機的土地並不多,而且由於相關設置越來越接近民居,其運轉發出的噪音令附近居民不堪煩擾,島內因此曾發生反對安裝風力發電機的運動。此外,高雄市官員反映,高雄市建築屋頂太陽能發電每年310萬度,但與高雄民生、工業年用電292億度電相比,只是杯水車薪。可見,台灣發展綠能面臨重重困難。民進黨在台灣綠能產業仍未發展成熟的情況下貿然提出「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討好反核民眾,騙取選票,是政治凌駕專業的不負責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