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癌症数据显示,大肠癌已成为香港的头号癌症,但市民对大肠癌的防备意识,彷彿不及其他癌症——男士会担心肺癌、女士会担心乳癌、年轻一族会担心鼻咽癌。然而,其实近年情况已有所逆转,大肠癌稍稍攀升成为头号癌症。防治大肠癌,着实急不容缓。

健康人生

 图:肠道健康,不容忽视

  刚公布的财政预算案,政府宣布将大肠癌筛查计劃恒常化,又将资助範围扩大至五十至七十五岁人士,这对市民而言是个好消息。而这亦反映大肠癌对市民健康的威胁,已不能忽视。事实上,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二○一五年的数据,大肠癌已超越肺癌,成为香港的头号癌症。香港每十万名市民便约有三十人患上大肠癌,二○一五年肠癌新症逾五千多宗,更有逾二千人因大肠癌而失去生命。

  非烟民头号癌症

  若仔细分析癌症趋势,以往肺癌是中年或长者,尤其是男士最常见的癌症,因为上一辈的男士吸烟比例甚高;对於非烟民而言,肠癌便是最主要的癌症威胁。至於女性,乳癌无疑不容忽视,年轻女性罹患乳癌的比例亦高於肠癌,但在五十岁以上的女性群组,肠癌比例仍较高,加上香港女性长寿已为全球之冠,肠癌风险会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另一个更惊人的数字是,於二十至四十四岁的群组,肠癌已超越鼻咽癌,成为年轻人的头号癌症。

  这些数字显示,在流行病学上,肠癌带来的威胁愈来愈大。肠癌一如所有癌症,愈早治疗,根治的机会愈大。现时的大肠癌筛查,包括大肠内窥镜检查及大便隐血测试,以往大肠镜检查数据均指出,介乎百分之八至十几的病人会在大肠镜检查中发现瘜肉,但近年随着内窥镜进入高清年代,镜头解像度与电视屏幕质素提升,细小如一至两毫米的瘜肉都纤毫毕现,对於发现早期肠癌个案大有帮助。所以,要预防大肠癌,市民愿意接受大肠镜检查的决定,本身已是重要的一步。

  大肠癌徵状隐匿

  在中国人的社会,大家对於癌症都有一种既定的观念,就是要有身体不适的徵状出现,才会接受检查或治疗,例如感到肚痛才会想到要做大肠癌的检查。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早期的大肠癌未必有痛楚的感觉,待至出现痛感,往往已属晚期。

  大肠癌的早期徵状,都是以十分低调的方式呈现,例如贫血——有些早期的肠癌肿瘤会间中渗血,属持续性失血,但受肠道结构影响,只有位於肠道末段的直肠癌,才会直接有大便出血的情况;其他肿瘤出血问题会变为轻微贫血。然而,许多人误把脸色苍白看为美白,错过了身体给予重要的贫血警号。而透过大便隐血测试,可以找到这些隐藏的肠癌徵兆。

  大便习惯改变,亦是常见的肠癌徵状,但有不少病人最初都误把它视作肠胃敏感、肠炎甚或体质「湿热」,尤其年轻患者。有些病人会表示感到大便排泄不顺,有时会「肚谷谷」、有时会一泻而尽,後来才赫然发现是肠癌所致。原因是肿瘤令肠内壁空间收窄,大便难以通过,形成如便秘的肚胀不适感,当大便累积至一定程度可撑开肿瘤阻塞的肠段,便如一泻而尽那般,尤其若患者年轻,病人本身或医生未必会联想到是肠癌所致,同样会错过身体的异常徵兆和及早诊治的机会。

  你是高危群吗?

  肠癌共分四期,在不同期数发现癌症,治疗的手法与效果可以大有分别。肠癌的第一及第二期未有扩散迹象,一期根治率达95%或以上,二期亦有逾80%;三期肠癌开始扩散至淋巴腺,根治率会跌至六至七成之间,并且开始需要化疗;四期属晚期,肿瘤已扩散至淋巴腺及其他器官,如腹腔、腹膜、肝脏、肺部等,治疗的成功机会已在四成以下,是有很明显的差别。而可惜的是,从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二○一五年的最新数据,只有9.5%的患者能於病情第一期时确诊肠癌。

  所以,要有效治疗肠癌,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最重要的一点。

  现时,医学界都建议五十岁以上人士接受标準的大肠癌检查,包括一般抽血检查及大肠镜检查。第一次大肠镜检查若结果正常,理论上可视乎身体情况,在五至十年後才接受覆检;若第一次已发现瘜肉,可视乎瘜肉数目及大小,用「冷冻电圈切除」予以即时切除治疗。若患者最大的一粒瘜肉超过一厘米,反映肠道黏膜不稳定,易生瘜肉;瘜肉切除後会作化验,若发现细胞有严重的不规则分裂(Severe Dysplasia),亦是癌症的警示,在上述的情况下,病人必须在一年内再接受第二次肠镜检查,往後的覆检安排,同样视乎检查结果,按以上的步骤来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若年轻人士家族有肠癌病史,而自己有类似的肠道不适或贫血徵状,宜与医生商议适合的身体检查,保障自己的健康,不要因为年轻而对癌症掉以轻心。

【本文原创,转载请註明来源】

 

杏林细语 | 治疗「面瘫」针灸效果佳
高纤防癌 点食至啱
  •  图:西兰花是高纤蔬菜,不妨多吃

  •   要预防肠癌,减少醃製/预製食物如罐头及高脂食物,控制进食红肉的分量,许多市民都知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