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

  又到盛夏,每年最熱的時節即要來臨。如何在暑氣熱邪旺盛的季節進行健康保養,中醫有許多清熱祛暑的妙着。然而,中醫在酷暑推廣的「三伏天灸」,卻是反其道而行「熱上加熱」,利用天人合一,達至冬病夏治之目的。

  在香港推動「三伏天灸」多年的註冊中醫師馮玖,有她個人的見解。

  「三伏天灸」原理是「冬病夏治」,借自然界陽氣最旺盛之時,在初伏、中伏和末伏最炎熱的日子,採用溫熱助陽的藥物,根據病人體質和疾病所需,對有關穴位進行敷貼,以達至調整人體內的陰陽平衡、防止疾病發生之目的。

健康人生

「三伏天灸」對於預防及治療鼻敏感、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效果明顯 網絡圖片

  此法出自於清代張潞的《張氏醫通.諸氣門》,其用意是在全年最熱,陽氣最旺盛的三伏天,通過將藥性溫熱的藥粉融合貼於重要穴位之上,可扶正助陽(提高個體免疫力),以達到夏季養陽(積蓄能量)以作減緩冬季容易發作的病症的功效。但馮醫師說:「天灸並非可治百病。」

  孕婦小童敷貼略不同

  馮醫師表示,「三伏天灸」對於預防及治療鼻敏感、咳嗽、氣管炎、經常性感冒、哮喘等呼吸系統的疾病;以及胃脹氣、肚瀉、慢性腸胃炎等消化系統的疾病,效果特別明顯。此外,對婦科常見的痛經、宮寒等狀況亦有改善的功效。她說,「三伏天灸」適用於大部分體寒者,但也有不適宜的人群,如發燒、患有肝臟及腎臟重症等的病人並不適宜,其中,孕婦及小童若有需要貼天灸,需諮詢醫生意見,因這類人群所需的敷貼藥方略有不同。

健康人生

「三伏天灸」利用天時地利,達至冬病夏治之目的 資料圖片

  馮玖表示,近十年來,大家對保健養生的注重,令「三伏天灸」的功效開始為社會認知和重視,因而被廣泛推行;但也出現某些方面為了宣傳而誇大其功效。其實天灸有其針對性、適應範圍和規範,也不是百病皆能治。其中對於貼藥的位置,馮醫師介紹,若能按照不同人的體質,針對不同的病症,在天灸敷貼的配穴上進行組合及作出調整,更能有利突顯天灸的功效,亦能發揮其最大的養生防病的意義。

  對於貼藥的時間,馮玖解釋,一般來說,當貼灸之處出現熱感發紅就可揭下,成人約兩至三小時,兒童皮膚嬌嫩僅需貼一小時。她續說,在古代,「三伏天灸」又被稱之為「泡灸」,故而若貼「三伏天灸」時若出現水泡,乃屬正常現象,當出現水泡時便可揭下。

健康人生

孕婦及小童敷貼藥方略有不同,須諮詢醫生意見 網絡圖片

  傳統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節氣中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遵照古籍,這是一年之中最炙熱的三天,亦即所謂的初伏、中伏、末伏,來施行貼藥治療。依照推算,今年的三伏日為七月十二日(星期三)、七月二十二日(星期六)、八月十一日(星期五)。但實際上,在伏天前後一周進行天灸並不影響總體效果。

  持續天灸療效達八成

  馮醫師談到多年推行天灸的臨床經驗,其中看到天灸貼藥對港人常見病鼻敏感,也就是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有一定的效果,不少病人因為效果明顯,堅持數年不間斷的「三伏天灸」。

健康人生

「三伏天灸」敷貼用藥以溫熱性的藥物為主 資料圖片

  目前西醫治療鼻敏感,主要方法包括:控制飲食及避免接觸致敏源,藥物治療,減敏治療以及外科手術,這些方法雖然對徵狀有即時緩減效果,但若要治其本,則可能利用中醫的「三伏天灸」,會有更好的效果。根據不少臨床治療經驗及有關學術報告,若持續三年至五年進行天灸治療,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八成以上。

  除卻「三伏天灸」,配合冬季的「三九天灸」,有培元固本的效果。

  「天炙」是借用三伏天的「熱」,並將中藥研末調製敷貼於指定穴位來激發人體的陽氣,以達到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脈,增強機體之正氣的療效。「三伏天灸」敷貼用藥有十多味,不同的中醫根據不同臨床經驗積累,及針對不同類疾病,用藥略有不同,但均是溫熱性的藥物為主。其中包括蘇子、白芥子、麻黃、甘遂、生薑等。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受訪專家
  • 註冊中醫師 馮玖

杏林細語 | 智能海豹3招逗樂長者
  •   養寵物如貓狗需要花時間打理,若然主人是長者,年事已高,有些連自己亦照顧不了,又如何飼養動物?科技發達一日千里,既有機械人出現,日本亦推出了為長者服務的智能海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