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

  有聽力障礙的人在社會上是一個不少的群體,需要我們的重視與關懷。記者日前到訪路德會啟聾學校,探知學生的學習以及日常生活,讓讀者可以更深入了解聽障人群。

  路德會啟聾學校是香港唯一一所提供小一至中六課程的聽障特殊學校,同時也是一所提供主流課程的特殊學校。學校注重培養聽障學生在手語、口語及書面語三方面的均衡發展。

健康人生

耳疾患者戴上助聽器,有助他們與外界溝通 網絡圖片

  手語教益大

  據駐校社工黃顯文介紹,現時學校約有七十餘名學生,由小一到中六,共有11班,分13組。為了令學生更容易融入健聽人士的世界,校方在課堂上採用口語外,同時使用手語作為輔助教學工具。但他表示,在2010年政府資助推行手語輔助教學計劃之前,過去五十年,香港的聾校大都不鼓勵或禁止使用手語,學生上課時基本上是看老師的口形學習內容,據其回憶,當時的聾童之間因語言不通且不得使用手語,導致相互間溝通並不順暢。所幸現時政府教育政策重新對學生開放了手語,對於學生的幫助非常大,啓聾學校更申請優質教育基金統整和開發了校內手語,讓學生報讀手語課程;同時,學校還開設言語溝通堂。

  除一般的課程安排外,學校為加強學生對外的溝通交流,會與社企等開辦「共融活動」,如最近與星巴克合辦的「城市學田體驗」,讓學生在一連串的有機農耕體驗以及星巴克分店實習的過程中,汲取寶貴的實踐經驗。該活動共有8堂,每堂有13至16名聽障學生以及6至8名的健聽學生共同參與。

  陳詩婷就是參與這個活動的學生之一。她5歲開始被發現聽障後,便進入啟聾學校學習。她分享自己的學習及生活,說:「在生活中,與家人或健聽的朋友多使用文字交流,如寫字或用手機打字,但我會嘗試教對方少少手語,而自己也可以看懂部分簡單的口形,了解對方表達的意思;而與聽障同學交流,主要還是以手語為主。」

  對於「共融活動」,她覺得非常開心,可以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事物,而技能的提升對於她未來融入社會,也有很大幫助,例如是次到咖啡店實習,令她對於咖啡店的工作很感興趣,日後想學習做咖啡師。

健康人生

社工黃顯文(左)與陳詩婷講述聽障人士的學習情況大公報記者湯艾加攝

  應及早檢查

  自2000年起,衛生署轄下家庭健康服務以及醫院管理局的初生嬰兒部,開始為全港初生嬰兒進行普及聽力檢查計劃。這項檢查幫助了家長早日發覺子女是否患有聽障,以便早日作出應對,如進行治療或佩戴助聽器等,以減輕子女將來因聽障所帶來的生活障礙。

  在與黃顯文閒聊時,在2007年之前原有四間聾校,現時特殊學校的學生普遍越來越少,背後原因是政府大力推行融合教育,鼓勵特殊需要學生轉入普通學校就讀,從另一方面看,如果融合教育做得好,當然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正如教導聽障學生積極與外界共融溝通,啓聾學校辦演支援及資源中心的角色十分重要。

  另外,路德會啟聾學校校長許加恩出身於視覺藝術科,對校園的設計花了不少心思。佈置精緻,除每個角落都掛有學生的畫作。用作學書法的中華文化資源室亦融入了中國建築的元素。許校長和學校教師們希望聽障人士可以有一技之長,所以學校設有音樂室、視藝室、有機農甫和創意科技室。更在多用途教學室和舞蹈室設有飛標機和地壺場地,讓學生發揮其體育潛能。未來學校團隊更計劃建設創意探知室、蘑菇園和咖啡室,為學生STEAM教育和生涯規劃發展鋪路。

健康人生

  保護聽力三部曲

  除了視覺、觸覺外,聽覺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今期,記者訪問了聽力學家沈怡(Eed Shen),讓大家了解有關保護青少年以及嬰幼兒聽力的方法。

  未成年人的聽力問題主要可分為失聰及弱聽。其中失聰的定義是無法聽到100分貝或以上的聲音,而未成年人的失聰大多以先天性失聰為主;而聽力閾值在25分貝以上可歸類為弱聽。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數據資料顯示,現時全球弱聽兒童與健聽兒童比例約為1:1000。

  弱聽可分為傳導性弱聽、感音神經性弱聽及混合性弱聽。傳導性弱聽是由於外耳及/或中耳損傷或阻塞,引致傳送的音量下降而造成,成因包括中耳感染、中耳發生黏膜炎、耳垢堵塞、鼓膜穿孔或聽小骨受損。感音神經性弱聽是內耳耳蝸及/或聽覺神經受損所引致,使傳送的音量下降及音質模糊。這類型的聽力損失可能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內耳、自然老化、過度暴露於高噪音或極響亮的音樂環境中所造成。混合性弱聽,即傳導性弱聽混合感音神經性弱聽。其中,部分傳導性弱聽可被治愈。

  弱聽對於兒童來說,最大的危害是影響其語言溝通及發展的能力。故此,沈怡建議弱聽兒童的家長宜積極為子女配助聽器,以確保患有弱聽的耳部神經不會因長時間得不到外部聲音的刺激,而出現退化現象。

健康人生

游泳或沐浴時佩戴特定的耳塞,可防止耳道入水引發中耳炎 大公報記者湯艾加攝

  隨着科技的進步,助聽器的功能亦越來越數碼化,具有對所處聲音環境的自動調節功能。同時,助聽器有多種類型,主要包括深耳道式、耳內式、迷你耳掛式、耳掛式,其中深耳道式體積最小,多用於成人。對於三歲及以下的幼童,從安全因素考慮,建議使用耳掛式助聽器,因耳掛式助聽器有指示燈,可提示家長或老師兒童是否可清晰聽到外部的聲音。而兒童佩戴助聽器後,在他們的發育階段,建議一周覆診一次,成年後(約18歲)則可一年覆診一次。為減少兒童因聽力原因引致的其他問題(如語言、溝通等),沈怡表示,家長應盡早帶子女進行聽力檢測。

  沈怡介紹,保護聽力有三個主要的方式:1、減低所聽聲音的分貝。一般來說,在80分貝的環境下,停留時間若超過25小時,耳神經細胞便會受損,在90分貝的環境下,不可超過2小時,而在100分貝的環境下,不要超過15分鐘;而在使用耳機聽歌時,最好遵循60:60法則,即音量調節在播放器輸出音量的60%左右,聽歌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2、對於中耳易發炎的人群(特別是6歲以下的兒童),在游泳或沐浴時最好佩戴特定的耳塞以防止耳道入水;3、不要自行採耳,若耳垢屬於「米糠」型耳垢,可通過每日在耳部滴一滴橄欖油的方法,數日後耳垢便會自行排出,切忌使用棉簽清理耳垢,因棉簽可能會令耳垢越積越入而無法清理乾淨。若耳垢情況嚴重,建議向耳鼻喉科醫生尋求治療。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受訪專家
  • 聽力學家沈怡建議家長應盡早帶子女作聽力檢測大公報記者湯艾加攝

杏林細語 | 聽得到的快樂
  •   人的五官,眼、耳、口、鼻、眉,如當中有一樣器官患病,哪樣會最令人難以接受?蕭芳芳於多年前患上耳疾,耳鳴令其生活大受影響。她曾說過:「我寧願有天一覺醒來,雙耳完全聾了,那就不用受耳鳴之苦。」蕭芳芳即使戴了助聽器,仍盡量避免到嘈吵的環境中,因這會令她非常痛楚。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