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證監會《2024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顯示,香港去年管理資產總值(AUM)增長13%,達35.1萬億港元,淨資金流入激增81%。這一表現,不僅拋離老對手新加坡,更進一步拉近與世界第一瑞士的距離。事實上,有此表現並不令外界意外,畢竟近幾年來香港在穩定的局勢下,金融等領域不斷實現突破,不斷吸引世界各地的資金、企業和人才。值得探究的是,香港能有如此發展勢頭,原因何在?
從表面上看,相關數據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於7050億元的淨資金流入,尤其是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的分項,管理資產按年增長15%至10.4萬億元。而在香港註冊成立的證監會認可基金亦展現穩健增長,其截至2024年底的資產淨值增加22%至1.64萬億元,至2025年5月底更進一步上升21%至1.99萬億元。然而,這不足以解釋,何以這些資金湧入香港而不是新加坡?
為全球資金提供「安全港」
首先,香港的「一國兩制」優勢,為全球資金提供了「安全港」。正如夏寶龍主任曾指出,香港金融業享譽世界,富有國際競爭力,為促進香港繁榮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對於香港金融業來說,「一國兩制」是最大優勢,國家發展是最大支撐。各界看到,尤其是在完善了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機制、杜絕了政治動盪的隱患後,香港為全球資金提供了一個安心、穩定、便捷的資金管理環境。可以想像,假若香港仍然像2019年那般動盪與混亂,這些資金還會選擇來香港?
在「一國兩制」制度下,香港同時兼具世界和中國發展優勢,資金自由流通,看似普通的兩個條件,實際上正正是動盪世界之下全球資金的絕佳「安全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歐美及東南亞金融機構和投資人普遍表示,「香港金融體系穩健安全,金融業未來增長潛力龐大,加上當前的地緣政治格局強化了多元化投資的需要,令他們對投資香港的興趣更為濃厚。」
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盪階段,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相關政策以及挑起全球貿易戰,不僅動搖了美元的霸權地位,也在削弱美國作為資金避險地的角色。而歐洲同樣深陷俄烏衝突等風險,局勢從不平靜。環顧世界,也只在亞洲能提供相對安全的環境。而香港和新加坡就是其中兩個首選之地。相比之下,香港優勢更加突出,也更受環球資金青睞。這也說明了,此次調查中香港不論在管理資產總值、資金淨流入比例等指數都超越新加坡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與香港透明的調查方法不同,新加坡一是沒有公開其計算的方法,二是將私人財富管理及企業財資中心資產一併計算入內。相較之下,香港實際上的領先更多。
其次,香港鞏固傳統金融優勢,不斷因應變化而主動求變。資金、人流、貨品和資訊的自由流動;在聯繫匯率制度下,貨幣自由兌換;普通法的法律制度及與海外市場順勢銜接的規則,以至股市及新股市場蓬勃興旺,都讓國際資金、投資者和資產擁有人對香港發展更有信心。再加上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不斷提供政策支持,推動中概股回歸,對外資的吸引力更大。
香港擁有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包括港交所的高效交易系統、多元化的投資產品及穩定的聯繫匯率制度。而證監會的監管框架在保障投資者權益的同時,允許市場創新。例如,近年推出的綠色金融及虛擬資產相關政策,吸引了新興財富管理需求。此外,香港對家族辦公室及私人銀行提供了稅務優惠和靈活的監管環境,吸引全球超高淨值人士進駐。
同時,特區政府及監管機構積極推動金融市場改革,例如證監會優化場外衍生工具(OTC)市場規則,降低持牌機構資本要求,促進市場流動性及提升吸引力。近年又大力發展家族辦公室,以及推動穩定幣發展等,都讓環球資本看到了巨大的發展潛力。
陳茂波指出,特區政府正全力推動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的深化擴容、支持固定收益、貨幣,以及數字資產市場的發展,為投資者提供豐富多元、具增長潛力的資產配置選項。在國家的堅實支持、特區政府和業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攀上更高台階、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取代瑞士指日可待
此次調查的結果與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近期發布的《2025年全球財富報告》一致。該報告將香港和瑞士並列為2024年全球兩大跨境財富管理中心,其中香港的跨境財富總值增長為各地區之冠,達2310億美元,其9.6%的按年增幅也勝於全球平均水平。香港被看好在兩年後取代瑞士,成為世界第一。事實上,瑞士長期作為全球財富管理中心,依賴其銀行保密傳統和政治中立性。然而,香港憑藉與亞洲市場的緊密聯繫、低稅率環境及靈活的金融創新,正在全面趕超。
香港財富管理規模和資金流入不斷上升,這正是香港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的體現。近期多個全球排名,諸如世界競爭力排名、金融中心排名等等,香港都回到了歷史最高峰,甚至有所突破。事實說明,在中央支持下,用好「一國兩制」優勢,築牢國安防線,團結一致勇於突破,就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得了香港發展。
香港要抓住大好形勢,將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推向新的高峰。正如夏寶龍主任所指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希望香港金融界在特區政府帶領下團結一致、堅定信心、奮發努力,不斷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香港由治及興和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更好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