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讀者來稿/記協不願為被裁記者出聲\曉 斌

時間:2025-05-05 05:01:57來源:大公报

  黃媒「Channel C」母公司董事及多名職員涉詐騙政府「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被捕後,日前辦公室已重門深鎖及被借貸人貼滿接管信,據悉近30名員工被拖糧長達半年並欠薪66萬。按理說,平日一向以「捍衛記者權利」自居的記協,理應站出來為該媒體的員工主持公道,但事實是記協一反常態,對此事一直不聞不問。另一方面,當美國豢養的「無國界記者」肆意抹黑香港新聞自由時,香港記協沒有半點為香港新聞界正名之舉。對內,維護不了記者權益;對外,不敢譴責抹黑香港新聞界的惡勢力。這樣對內對外均不作為的「記協」,如何以記者組織自居?

  「公私分明」作藉口?

  從旁觀者角度論,雖然黃媒拖糧事有不少耐人尋味之處,究其根本也只是勞資糾紛。但問題來了,談到黃媒,就必然會想到記協這個打着「捍衛記者權利」旗號,動輒跳出來抹黑香港新聞自由、抹黑特區政府的組織,但記協連日來沒有替相關媒體的員工爭取過任何權益,記協副主席梁耀聰僅向其他傳媒表示,主動了解過情況,但暫未有個案向記協求助。

  好一句「暫未有個案向記協求助」,所以記協的態度是,即使「Channel C」清清楚楚拖欠員工數十萬薪資、老闆涉詐騙被捕前途未明、數十名現職記者面臨失業的情況,只要他們一日不向記協開口求助,記協就打算一直當沒有這回事?不要用什麼協助追討欠薪是勞工處的工作做藉口來推搪,記協主席鄭嘉如早前被其前僱主《華爾街日報》無理解僱,當時的記協可沒有這麼「公私分明」。

  去年7月,記協一星期內連出兩份新聞稿,毫不客氣譴責《華爾街日報》無理解僱鄭嘉如,還直言以對方涉違反《僱傭條例》作出法律申訴,連什麼「感謝各界關注本會主席遭無理解僱」也要特地發稿公告天下。鄭嘉如自己懂得跟其前僱主打官司,那有什麼理由不主動為「Channel C」員工出頭?也許記協會說沒有那麼多資金幫那麼多人打官司,但退一步來說,幫助提供法律意見總可以吧?再退一萬步說,出份簡單的一紙聲明,「密切關注」一下情況,說可以為相關員工提供可行支援也總可以吧?

  記協連這些基本表態式的動作也懶得做,與鄭嘉如被解僱時,恨不得每日出來申冤的強硬態度完全不同,箇中分別難道只是因為記協主席有向記協「求助」嗎?

  事實證明,此次黃媒拖糧根本不存在什麼打壓,事件由始至終都是有人藉口所謂政治問題來轉移視線,掩飾公司的財務問題,甚至是利用支持者和員工的信任來「掠水」。

  其實記協「雙重標準」也早不是什麼新鮮事,例如黑暴期間濫發記者證,主動為暴徒提供記者身份以作掩飾,甚至衍生暴亂現場出現13歲「學生記者」的荒謬畫面。每當警方進行合法執法行動,記協總不忘第一時間跳出來誣衊警方「妨礙採訪」、「侵犯新聞自由」;但一旦換成是愛國愛港媒體遭到暴徒襲擊,記協又裝聾作啞,彷彿只有黃媒、亂港媒體才配有新聞自由一般。

  關鍵時刻不發一聲

  但現在記協暴露的真實情況卻更加不堪,原來只有黃媒管理層才有資格講自由和記者權益。在不必要的時候就不斷刷存在感,但在真正需要你發聲的時候就人間蒸發一字不吭,記協根本連為記者爭取基本權益都做不到、也沒心做。記協一直以來說自己如何被打壓云云,但實際上做打壓記者幫兇的,不是記協自己嗎?

  對待香港同業如此,那麼對待外國勢力又如何呢?上周五,一直受美國當局資助的「無國界記者」組織,發表所謂的「新聞自由指數」,肆意抹黑香港新聞界,甚至將香港新聞自由排到最末的位置。

  其實,「無國界記者」根本不是真正的新聞自由組織,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政治打手,其所服務的既不是新聞原則,更不是新聞記者,而是美國反華意識形態、美國的政治勢力的意圖。

  對於「無國界記者」如此公然破壞香港新聞自由、抹黑香港新聞界同仁的行徑,香港記協有沒有作出反駁行動?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他香港新聞界團體當天就已發表嚴正表態,譴責該組織的抹黑行徑,體現了真正的新聞界擔當。香港記協這樣對內對外沒有任何作為的組織,如何配得上「香港記者」這樣的稱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