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銳評/暴力鎮壓和平示威 「民主燈塔」碎了一地\卓偉

時間:2024-04-27 04:02:51來源:大公报

  中東局勢越趨緊張,一直在背後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的美國終於引火自焚。過去一周,美國多間大學接連爆發大規模示威,學生的訴求不過是要求加沙停火、拯救人道災難,但和平理性的示威,正當正義的訴求,卻觸及了華府「逆麟」,將學生示威視為對政府的挑釁和對抗,不惜採取暴力鎮壓,大批警察衝入校園,對師生拳打腳踢,視學生人權如無物。一向將人權、自由、集會權利掛在口邊的美國政客,更突然換了嘴臉,對於學生和平示威肆意抹黑。

  此情此景,與美國當年對香港暴徒的美化和塗脂,不啻是天壤之別。美國對於香港的暴亂視作「美麗風景線」,是所謂「民主自由」的象徵;但對於更加和平、更加理性,也沒有鼓吹推翻美國聯邦政府,亦沒有如香港「屠龍小隊」般在華盛頓發動恐襲的學生示威,美國政府卻要打遏、消滅而後快,對於這些滿懷理想的學生,打的打捕的捕,這樣的行徑何來一點民主自由的味道?這說明對美國政府而言,所謂人權、自由、民主不過是口號,只要涉及到自身利益,什麼民主人權都是「浮雲」,學生也變成了敵人,這就是美國的「雙標」。

  軍警肆意拘捕學生和記者

  最諷刺的是,一些竄逃外國的亂港分子,對於美國「手足」的處境竟然不置一辭,剛會見完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而沾沾自喜的羅冠聰,完全不敢提美國示威半句,在主子面前毫無尊嚴可言。對於「雙標」的「漂亮國」,對於為五斗米折腰的亂港分子,還有何資格指責他人的人權自由?一個殺人槍支氾濫,公然全球監聽,動輒引用國家安全法例濫捕國民的國家,又有何道德高地可言?

  美國這次爆發大規模示威,根源在於美國偏頗、四處製造戰禍的外交政策所導致。巴以衝突中美國一味站在以色列一邊,對巴勒斯坦肆意打遏,早前更一票否決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導致巴人建國夢碎,令區內局勢火上加油。在全球都在呼籲巴以盡快停火,拯救人道災難的同時,美國仍在全力支持以色列,就是因為有美國撐腰,以色列才敢不斷將衝突升級,不斷製造戰爭罪行。美國不負責任的外交政策,已經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連自身國民也看不下去,美國的大規模示威正由此而來。

  示威最先由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爆發,逐步演變成全美大學示威浪潮。這些學生的訴求很明確,只是抗議美國支持以色列濫殺無辜,呼籲盡快停火,並要求學校停止與以色列有關的機構合作。而學生也沒有過激行動,最多就是在校園紮營。但自詡「民主燈塔」的美國,對於學生的和平示威竟然也不能容忍。美國政客甚至對學生打上「反猶」、種族歧視的標籤,眾議院議長約翰遜更放狠話表示,如果示威沒有被迅速遏制,那就是「國民警衛隊出動的時候」。在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示威學生更與防暴警察爆發大規模肢體衝突,數百名手持警棍的警察在校內嚴陣以待,部分示威者一路被警方驅趕,摔在馬路上,場面極度混亂。得州州長阿博特威脅要開除參加示威的學生,「這些抗議者應該進監獄,得州絕不容忍反猶主義」。

  原來,學生指責以色列濫殺大量平民就是「反猶主義」,但問題是以色列軍方所造成的戰爭罪行,有大量證據證實,並非學生捏造。況且,學生只是在校園內表達意見,何以政府要如此暴力鎮壓?原因其實很簡單,美國現時在巴以衝突中騎虎難下,已經被以色列捆綁,拜登政府正面對極大的民意壓力,隨時拖累大選,自然不會容許大學生的示威遊行,更視之為對政府的挑戰,於是不惜對學生進行暴力鎮壓,而大批美國政客對此卻沒有任何指責,其表現與2019年對香港的「黑暴」分子完全是兩個模樣。

  「民主自由」不過是笑話一則

  其實,將香港的暴徒與現在美國示威的學生相比,本身已是不合理。美國學生爭取的是和平,是巴以停火,不滿的是美國煽風點火的外交政策,出發點是為了人道立場。但香港的暴徒,目的是要推翻特區政府,以暴力手段分裂香港,其行徑是在社會上打砸搶燒,對於持不同意見者動輒毆打以至火燒。美國學生示威雖然言論激烈,但並沒有過度暴力行動,相反香港的暴徒如「屠龍小隊」,甚至策劃在香港發動恐怖襲擊,擊殺警員。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但美國政客對於香港的暴徒大力美化,但對於國內的學生示威,卻主張暴力鎮壓,政客更大力抹黑學生,其雙重標準至此表露無遺。

  其實,美國的「雙標」其來有自,2020年,美國發生國會山莊暴動事件,大批特朗普支持者闖進國會山莊,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造成多名示威者死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客第一時間將事件定性為「暴動」,示威者被定性為「恐怖分子」和「暴徒」,到現在又對示威學生標籤為「反猶」、暴徒,說明美國的所謂「民主自由」不過是笑話一則。更可笑的還是一班靠美國豢養的亂港分子,近日幾乎全部噤聲,沒有評論過示威半句,顯然就是怕得罪主子,怕主子不高興斷絕金援,所謂公義、正義、人權、自由,哪及得上每個月的豐厚補貼,這就是所謂「民主人士」的真面目。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