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教育思考/大學外語教育與創新\吳德祖

時間:2023-09-22 04:02:52來源:大公报

  「西安交大取消學位證與四六級掛鈎」,有朋友問我怎麼看。

  我只能說:目前的這個通知太簡單,看不到更多政策細節,所以不好評價。

  當然,我理解政策制定者的苦心和目的之一,就是當前教育中過度的「英語化」以及部分學科(比如美術、文史哲等)不必要地與英語成績掛鈎,不實事求是,影響了很多優質人才的畢業。

  但是,如果說所有的政策和解釋就如那一紙通知所示的話,我還是要說說自己的憂慮和擔心。總體來說,個人感覺這個政策不夠成熟。

  為什麼呢?

  首先,從實事求是的學科發展角度分析──高校學科千差萬別,西安交大又是以理工類為主的學校。從掌握最新學術動態的角度,我認為對於目前歐美仍然處於優勢地位的學科,英語或者其他相應語種(如德語、法語、俄語、拉丁語、西班牙語等)仍然應該列為必修、必過。如果連基本的語言關都不過,能算做合格的本科畢業生嗎?我在大學也待過,我沒那麼傻白甜,我不太相信如果這些學科真的取消了掛鈎學位證,應該掌握一門外語的大學生還會所有人都認真去啃外語。

  其次,從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政策主張角度,這個會給社會公眾釋放另一種不恰當的信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對外開放,重要一條就是要用語言這個橋樑大開眼界、了解世界。大學生掌握外語,是這個大國策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任正非最近有一次談話說的也很好,他講到新加坡有兩個國策很好,一是掌握英語,二是掌握中文也就是普通話,相當於把兩個大的世界連接起來了,任正非老總都有這樣的認識,我們難道不應該有這樣的認識嗎?

  第三就是從大學畢業生的思維和語言訓練角度,學外語也應該成為大多數學科的合格本科生的必修課。一些專業當然不必強令要求學外語,比如我自己學過的中文,以及文史哲等很多學科(當然這其中還不能包括比較文學、世界歷史、西方哲學等)。掌握一門外語,對於思維也是訓練。從擴大視野角度,高校畢業生也必須掌握一門外語,可以不是英語,但也應該在法語、西班牙語、日語、德語、俄語等各種外語中修習一門。

  最後特別需要提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鬥》的重要講話中特別強調,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他特別強調,必須認識到,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相比,我國發展還面臨重大科技瓶頸,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還有很大差距。科學技術是世界性、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

  「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難道一些本科畢業生們,準備靠百度翻譯看全球的學術文獻嗎?

  當然,以上幾點,也許是我多慮了,西安交大有悠久的歷史和特別優良的傳統,我的一位長輩也畢業於此,我一直對西安交大懷有敬重。相信政策的制定者還有更多的配套政策,未必就只在這一紙通知當中全部體現了出來。據說,西安交大並非第一個推行這個政策的高校,而此次引發這麼大規模的討論和輿情,恰恰體現了社會公眾對西安交大肩負使命的期待和潛在深遠影響的顧慮。

  綜上,這件事看似簡單,實則影響深遠,尤應審慎。對於這個政策,在看到西安交大詳細的政策解讀、政策說明之前,我並不能表示贊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