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漫步八十年代的老北京\晨曉

時間:2021-01-24 04:23:54來源:大公報

  近日,香港青年阿毛一路騎行北上,在首都北京遊故宮、登長城、逛後海,不少如我一樣的後生仔好生羨慕:透過阿毛拍攝的相片,北京作為六朝古都的悠久歷史和磅礴大氣撲面而來,特別是阿毛走進了北京胡同裏面的尋常百姓家,有了深度的體驗,這種經歷太寶貴了!就在我苦於疫情無法去北京一探究竟之時,友人向我推薦了《漫步八十年代──老北京拾遺》(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二○二○年十月)。我一打開,就被老北京的民間文化深深地吸引了:

  奶奶手中的四輪小竹車,是中國人原創的標配育兒車,輕便靈巧,載着無數北京人記憶中的童年;早點舖的油餅豆漿豆腐腦還有炒肝,既考驗賣家的手藝,更考驗吃主的悟性;四合院裏,爺爺種的花一年四季都不寂寞,石榴、月季、文竹、天竺葵,破搪瓷臉盆成了它們扎根的家;後海的河沿兒邊上,提籠架鳥的大爺,鬥嘴、吹牛、打哈哈,儼然就是一幅生動活潑的鋼筆素描,質樸有力中散發出一派難得的安逸與舒適……

  全書用漫畫的形式,展現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民間的風土人情。更寶貴的是,作者用簡潔又生動的文字,與圖畫遙相呼應,闡釋了「美麗的家鄉,就是人生永遠的希望」這一宏大主題。這也引發了我的思考:北京作為首都,自是有與眾不同的氣質,但對於生活其中的人們來說,倘若已是人到中年,仍然記取的是自己的生命在這個城市之中最純粹、最美好的片段和瞬間,那麼人生就永遠能夠從「鄉戀」、「鄉愁」之中,汲取前行的動力和希望。

  《漫步八十年代》的封面定格在北京的銀錠橋邊,拉煤的、賣糖葫蘆的、剃頭的、讀報的……黑白畫面中,只有小推車上的糖葫蘆紅得閃閃發亮,寓意中作者的童年回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注定跟隨並影響其一輩子。生命的烙印和成長的軌跡,時不時就會顯現在腦海,與其說是懷舊,不如說是對自我的一種考驗,考驗先進的自己是否真誠、兒時的理想是否依然爛漫在生命中。正如作者葛陽在書中所言:「行走有時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生理念,也可以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一路漫步,一路拾遺,在書中體味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一份不一樣的力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