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西班牙記者揭外媒抹黑中國的套路

時間:2023-02-06 04:25:28來源:大公报

  圖:中國傳統節日萬家燈火,擊碎外媒所謂「黑暗時刻」的不實報道,圖為貴州省4日舉辦苗族「舞龍噓花」活動。\新華社

  【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及外電報道:近年來,新一輪「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在國際社會掀起了抹黑、貶損、施壓中國的高潮。西班牙資深記者哈維爾.加西亞則在他的新書《中國:威脅還是希望》中起底西方媒體抹黑中國的套路,揭露美西方打「輿論戰」背後的小動作。在他看來,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無非是美國政府試圖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的「鬼把戲」,他們的做法就是「好的一律不報」「不好的添油加醋」。

  加西亞為全球最大的西班牙語通訊社埃菲社工作了20多年,於2018年被委派為埃菲社中國記者站負責人。他在新書《中國:威脅還是希望》中寫道:「西方主流媒體以及一些政府和政客每天都在恐嚇我們:中國崛起對世界構成威脅,對西方尤甚。」

  加西亞說:「這純屬無中生有。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崇尚和平的國家,從未試圖征服誰,也未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誰。」

  美無法接受霸主地位被撼動

  加西亞在書中分析道:「美國無法接受自己全球霸主的地位被撼動,於是美國就在經濟、貿易、科技、衞生、媒體等多個領域攻擊中國,破壞新疆等地區穩定,支持分裂勢力,並利用其軍事優勢恐嚇中國。」

  在美國發起的多條對華「戰線」中,加西亞對美西方「輿論戰」套路最為熟悉。他指出,美國政府與媒體利用其強大的議題設置和主導能力,「引領」着其他西方媒體,在全球範圍內發起針對中國的「輿論戰」,其做法是「好的一律不報」「不好的添油加醋」。

  加西亞赤裸裸地揭露了西方媒體的「套路」:中國富裕的企業家不是「企業家」而是「寡頭」;中國腐敗官員不是「被解職」而是「被清洗」;中國對外投資不是「投資」而是「債務陷阱」;中國部分城市宣布「封控」不是「防疫需要」而是「侵犯人權」……

  而當實在找不到「合適」的詞彙來詆毀中國時,西方媒體又發明了一種「萬能句式」:「中國經濟在增長,但代價是……」「中國加大環保力度,但代價是……」「中國城市變得更加智能,但代價是……」「北京冬奧會還算成功,但代價是……」加西亞指出,美國媒體設置議題後,其他西方媒體很難跳出這一既定框架。

  客觀涉華報道反遭指責

  加西亞坦言,「寫一本關於中國的書是很難的,因為要從偏見中解脫出來,而這絕非易事。西方媒體對抹黑中國的瘋狂給西方人進行了『洗腦』,形成一種刻板印象,從而使他們對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成就視而不見。」

  加西亞曾在推特中表達過自己的新聞職業理想:「在我看來,國際記者的基本功能是在文化之間架起橋樑,而不是圍牆,這只會導致更多的戰爭。」加西亞2018年到中國,3年來,他為了這個理想持續努力着,力求告訴西方民眾一個真實的中國。然而,當加西亞報出這些所見所聞的時候,卻遭到了西方媒體的指責。

  不顧事實炒作「黑暗時刻」

  剛剛過去不久的春節是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後的第一個春節,中國社會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然而,面對這番繁榮熱鬧、萬家燈火的景象,西方一些媒體卻不時發布聳人聽聞的預測,稱中方沒有為防疫政策調整做好準備,今年春節會成為中國疫情的「黑暗時刻」。事實是,中國從容度過了新冠病毒重症患者高峰期,現在餐館外排長隊、企業忙開工、出境遊訂單激增。在事實面前,西方媒體的炒作完全站不住腳。

  加西亞在談及中國的防疫政策時認為,「任何一個政府都應優先保障國民的生命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防疫政策無疑是成功的。」

  在他眼裏,中國不僅不是威脅,反而代表着一種希望,因為「中國崇尚多元發展,從不強人所難」,這意味着「中國勢不可當的崛起將成為構建更加公正、和平的全球新秩序的關鍵性支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