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謎團待解/導彈墜波蘭 險啟北約「集體防禦」條款

時間:2022-11-17 04:25:35來源:大公报

  圖:俄烏雙方及其他多國均有S-300導彈,但落在波蘭的導彈最有可能屬於烏軍。\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華盛頓郵報》、路透社、德國之聲報道:一枚俄製導彈15日擊中北約成員國波蘭靠近烏克蘭的邊境地區,造成2名平民死亡。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立即指責俄羅斯襲擊波蘭,並聲稱這是對北約集體安全的攻擊,也是俄烏戰爭的一次「重大升級」。俄方堅決否認相關指控。與此同時,不願引火燒身的北約迅速為事件降溫,波蘭總統杜達16日更表示,事件很可能是「烏克蘭空軍造成的意外悲劇」,而不是蓄意的襲擊,也不是俄方發射的。

  當地時間15日下午,一枚導彈落在波蘭東部赫魯別舒夫縣普熱沃多村,造成2人死亡。波蘭外交部緊急召見俄羅斯大使,要求俄方給出詳細解釋,但並未直接指控俄方發射導彈。

  北約與烏克蘭不同調

  一時之間,西方國家及媒體緊張萬分。在今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北約成員國的領導人最擔心的就是:戰爭蔓延到烏克蘭一個北約鄰國的領土上,迫使北約可能啟動「集體防禦」,從而擴大衝突。

  在事件尚未明朗之前,烏克蘭高調指責俄軍,澤連斯基聲稱:「(俄羅斯)向北約國家發射導彈。這是對集體安全的攻擊,也是一次(戰爭局勢)重大升級。」烏外長庫列巴15日晚聲稱,任何有關「烏克蘭導彈落在波蘭的說法」都是俄羅斯的「陰謀論」。

  與此同時,西方各國的領導人卻在不斷地降溫,美國總統拜登在與G7領袖緊急會議後稱,據初步資料顯示,導彈「不太可能由俄羅斯發射」,又重申支持波蘭徹查事件。他表示各國會在調查後再作下一步決定。

  俄國防部否認相關指控,並表示關於「俄導彈襲擊波蘭」的言論是蓄意挑釁,目的是讓局勢升級。俄國防部補充說,從現場照片來看,落在波蘭境內的導彈似乎來自烏軍S-300防空系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所有相關方均應保持冷靜克制,避免局勢升級。

  S-300誕生於蘇聯時期,俄烏兩國均有使用。俄烏衝突爆發後,斯洛伐克等北約國家向烏克蘭提供了更多S-300導彈。俄方16日警告指,在西方向烏克蘭提供大量武器的情況下,發生這類意外事件是必然的。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表示,西方正在推升爆發世界大戰的風險。

  毋須啟動第四條款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主持完緊急會議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6日稱,爆炸或是由烏克蘭發射防空導彈來攔截俄羅斯巡航導彈時造成。他認為這不是烏克蘭的錯,俄羅斯負有最終責任。

  波蘭總統杜達說:「烏克蘭防空系統向四面八方發射導彈,很有可能其中一枚不幸落在了波蘭領土上。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是對波蘭的蓄意襲擊。」總理莫拉維茨基指出,目前看來毋須啟動北約第四條款的集體協商機制。

  斯托爾滕貝格也特別指出,包括波蘭在內,沒有一個北約成員國要求啟動北約第四條款,就導彈落入波蘭一事進行正式磋商。據報道,北約成員國可在感到自身受威脅時啟動第四條款,這可能進一步觸發第五條款,即集體防禦條款,將整個北約拖入戰爭。

  當天稍早前,正在印尼峇里島參加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拜登說,有跡象表明,擊中波蘭東部一個村莊的導彈是從烏克蘭發射的防空導彈。同在峇里島的美、法、德等西方國家領導人亦為此事舉行會議。

  西方憂傷及自身

  烏方堅稱事件背後有「俄羅斯的痕跡」,要求到現場參與聯合調查,並希望看到讓北約得出當前結論的證據。而杜達則表示,烏克蘭必須先獲得美國和波蘭的同意才能進行調查。

  BBC分析員指出,基輔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將矛頭指向俄羅斯,並否認烏軍發射導彈,這一說法將受到挑戰。有分析認為,美國等西方國家雖持續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在烏克蘭戰場上不斷拱火,但並不願意讓自身陷入戰爭泥潭,因此迅速想將事件降溫。

  美媒本月稍早披露,華府拒絕向烏克蘭提供先進無人機,理由是擔心俄方認為美方提供了能瞄準俄境內目標的武器,導致美俄衝突升級。為避免局勢失控,拜登政府近期還私下敦促基輔發出願意和談的信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