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每隔十年都要進行人口普查,並根據人口變動劃分選區,其結果將對美國未來十年的選舉政治版圖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誕生了一個奇怪的政治詞彙「傑利蠑螈」(gerrymander)──即執政黨如何通過人口普查,重新劃定選區邊界,以便該黨的候選人能夠取得更多的席位。
「傑利蠑螈」一詞最早出現在1812年,當時的麻省州長埃爾布里奇.傑利(Elbridge Gerry)為使其所在黨派在選舉中獲得勝利,將州內的一個選區劃分成了蠑螈(salamander),當時的《波士頓公報》便將州長的姓氏與蠑螈的詞尾相結合,從而創造出「傑利蠑螈」一詞。在實際操作裏,選區劃分還可分為「集中」(把對家選民集中固定在某一選區)和「分散」(將把對家的選民分散至不同選區,稀釋對手票倉)的兩種手段。無論是民主黨或者共和黨,只要能確保自己人順利當選,就算把選區劃分成詭異的「蠑螈」,也在所不惜。
2020年恰逢美國人口普查年,而劃分選區的權力主要掌握在州議會手中。在去年大選中嘗到郵寄選票甜頭的民主黨,迫不及待地打着「保護民主」的旗號,推動聯邦層面的選舉制度改革法案。另一廂,屢次指控郵寄選票屬於選舉舞弊的共和黨,就從州層面下手,截斷民主黨改革的後路。就算最後訴至最高法院,目前保守派在大法官中握有6:3的人數優勢,共和黨亦暫時高枕無憂。
美國向來以「民主燈塔」自居,卻在選舉中搞雙標,在國內製造惡名昭彰的「傑利蠑螈」,對外就對其他國家選舉指手畫腳。目前民主共和兩黨關於選舉改革的爭議,正揭示了「美式選舉」終歸是要服務於政治現實和黨派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