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親望親好 國際夥伴結中華情

時間:2019-09-28 04:24:39來源:大公報

  圖:詩琳通於2016年作客中國駐泰大使館時,揮墨寫下「江河流波遠,中泰友誼長」 新華社

  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而在新中國的歷史上,也有這樣一群國際友人,他們聆聽中國的聲音,關注中國的發展,為中國的文化陶醉,與人民共和國結下不解情緣。他們是中外友誼的典範,向世界傳遞友誼和平、公平正義,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泰國長公主詩琳通、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俄中友好民間使者庫利科娃……一個個熟悉的名字,留下一段段親望親好、美美與共的佳話。

中泰手足情

綿延千秋好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生於長於泰國的泰國長公主瑪哈扎克里.詩琳通,多年來一直「聆聽中國的聲音」,學習中國的文化。詩琳通曾作詩「中泰手足情,綿延千秋好」,或可詮釋她推動中泰友好合作的一顆拳拳之心。作為中泰友好人士的楷模,詩琳通於9月17日獲頒中國「友誼勳章」。

  新中國成立70年來,許多外國友人滿腔熱忱支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為促進中外交流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作出傑出貢獻。9月17日,中國決定授予其中的代表、6位外國政要和國際友好人士「友誼勳章」,詩琳通長公主位列其中。

  得知自己獲授「友誼勳章」,詩琳通對中國駐泰使館表示,她感到非常高興和榮幸,感謝中方給予如此高的榮譽。

  詩琳通與中國的不解之緣或要追溯至她的幼兒時期。1955年4月,泰國先王普密蓬和詩麗吉皇太后的第二個女兒——詩琳通出生在曼谷。詩琳通透露,她從小就知道中國這個國家,「雖然那個時候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國還沒有建交,但我已經可以從新中國的電台聽到新中國的聲音了。」

  25歲開始學習中文

  詩琳通20歲那年,中泰正式建交。在母親的指引下,詩琳通25歲時開始學習中文。「母親曾經對我說,中國人讀書求知,懂中文能懂得更多知識,事實也正如母親所說的那樣。」

  學習中文的次年,即1981年5月,詩琳通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在北京、西安、成都、昆明等地的遊覽給了她靈感,詩琳通回國後便完成了遊記《踏訪龍的國土》。

  詩琳通的第二本遊記《平沙萬里行》,則是記錄她9年後第二次訪華的旅程。這次她從西安、蘭州、敦煌,一直到新疆西南部喀什,探訪了古代絲綢之路。

  香港回歸的見證者

  到了1997年,詩琳通已經從中國歷史的旁觀者,化身為見證者。那年,她參加了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並用《回歸大中華》一書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向泰國讀者介紹了這個重要時刻。

  迄今,詩琳通已48次訪華,中國的所有省、市、自治區幾乎都留下了她的足跡。詩琳通還為中國「希望工程」和汶川地震災區、玉樹地震災區慷慨解囊。

  不僅如此,詩琳通對中泰文化交流亦作出突出貢獻。一直堅持學習中文的她,甚至將很多中國文學作品翻譯為泰文,其中包括多首唐詩宋詞,最後集結成《琢玉詩詞》等譯詩集。「中泰手足情,綿延千秋好」的詩句亦是出自她筆下。中國教育部於2000年授予她「中國語言文化友誼獎」獎章。

  近年來,詩琳通對中國的關注從語言、歷史、文化拓展到了科技和教育領域。在詩琳通的倡導下,她的母校朱拉隆功大學和北京大學合作設立了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同時在她的努力下,泰國大城技術學院2016年建立了全球第一家「魯班工坊」,為當地大中專學生提供中式職業教育課堂。天津市政府還為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赴天津職業技術院校留學。

  詩琳通對此表示,「中國的教育機構給泰國學生提供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獎學金,泰國的大學、研究機構也可以和中方共同參與研究項目,我認為這對泰國很重要。」

  這位中國歷史的見證者對中國的未來也滿懷期待,「中國人勤勞自強,這是中華傳統文化所賦予的。我想未來中國一定會更加先進,在科研等領域不斷突破,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治久安。」她還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會讓中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互相加深了解。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合作共贏能讓我們的世界越來越好。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