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第十二屆京港學生迎新交流營在北京舉行結營儀式。\大公報記者張寶峰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寶峰北京報道:9月21日,第十二屆京港學生迎新交流營在北京舉行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的結營儀式。活動現場,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著名學府的內地、香港、澳門、台灣入學新生齊聚一堂、共話友誼。
正值新學期伊始,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與北京市海淀地區海外聯誼會、北京市海淀區歸國華僑聯合會共同主辦了兩日一夜的京港新生交流營。活動期間,港澳台和內地的大一新生齊聚一堂,參與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
大公報記者了解到,今年迎新營活動受到學子們熱烈歡迎。經報名與甄選,最終共有156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學府的新生參與。
新生交流營組織了豐富多彩、妙趣橫生的活動,如「繽紛花海」、「12生肖台」等戶外團體挑戰賽,讓京港澳台的新生迅速彼此熟悉、結成夥伴。在「神筆馬良」遊戲中,同學們要用六根繩子綁住一根筆,而大家只能各自拿住繩子的一端,在規定的時間內畫出指定圖案。
談及舉辦新生交流營活動的初衷,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會長馮國佑表示,近年來,伴隨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特別是香港不斷融入祖國發展大局,越來越多的香港學子選擇來到北京,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涯。這是香港青年一代和祖國「心連心」的具體體現,也是香港力量為國家復興作貢獻的生動例證。「今年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這是面向廣大香港學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契機。」
來自香港的沈旭東對內地法律興趣濃厚。他順利考入中國政法大學,攻讀國際法專業。他告訴大公報記者,畢業後會繼續在北京攻讀碩士,計劃待學有所成到大灣區發展。「現在大灣區發展如火如荼,尤其需要既熟悉香港法律,也熟悉內地法律,又了解國際法律的專業人才,我希望能夠在北京深入學好法律知識,以後報效國家。」
「北京的校園不僅環境優美,老師和同學們也都十分友善。每當我遇到什麼難處,他們都會熱情地給予我幫助。」香港女生戴綺莎一直對中醫很感興趣,如今考入北京中醫藥大學可謂得償所願。如今,開朗向上的戴綺莎不僅被推選為班長,還加入了學生會等社團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