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天氣差風吹雨打,關愛隊人員舉傘為居民及寵物擋雨。下圖:有市民攜同寵物一同入住臨時庇護中心,民政處更為這群「特別的居民」,提供了獨立的休息地方,貼心服務令居民大為感動。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這次危機處理得到街坊的廣泛認同!」鰂魚涌地盤發現戰時炸彈後,18幢附近住宅及商廈約6000人須緊急有序撤離,過程高效有序,有參與協助撤離的關愛隊成員稱讚,政府與民政署在是次炸彈事件中,憑藉快速應變、人性化安排、專業處理及部門間的無間合作,成功化解危機。
東區區議員、東區關愛隊(柏架山)隊長李清霞表示,19日下午警方評估需要緊急疏散居民後,東區民政事務專員便立即宣布啟動關愛隊及各部門協同機制。各關愛隊員及義工到受影響大廈逐家逐戶拍門通知,並協助長者同行動不便人士撤離。
在臨時庇護中心內,民政處為有需要入住的人士提供床鋪、飯盒;還有民安隊、紅十字會等一眾義工通宵照料居民;20日上午關愛隊還準備了街坊的早午餐。炸彈拆除後,關愛隊又投入協助街坊回家的工作。
強化了社區凝聚力
東區區議員丁江浩的辦事處距炸彈發現地盤僅數百米,他的辦公室於是也成為了疏散行動的指揮中心。他回憶,撤離行動時間緊迫,關愛隊於前晚7時30分開始準備,8時正式展開,至晚上11時,在3小時內完成了18幢住宅及商廈約6000名居民的疏散。丁江浩指出,在以往關愛隊未成立時,香港想在短時間內召集數百名義工集中辦事,難度極大。
同為東區區議員的植潔鈴目睹在小西灣社區會堂,物資曾一度短缺,市民耐心坐在中心門口等待額外供應到達。當拆彈成功消息傳出時,現場市民共同拍手歡呼;在離開時,全車人還鼓掌致謝。她相信,政府在本次危機處理上的成功進一步強化了社區凝聚力。
立法會議員梁熙向記者透露,在撤離工作中,特殊個案處理是難點。有照顧行動不便長者的外傭因語言不通及擔心漏帶藥物而焦急,關愛隊現場迅速聯繫了醫護及社工,與其家人溝通,進行妥善安置;另有學生及養寵物的居民擔心無法及時與家人或寵物團聚,關愛隊亦逐一協調,適切安排。梁熙表示,這些個案處理凸顯了人性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