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食安隱患/發酵過程污染滋生毒菌

時間:2024-07-19 04:02:37來源:大公报

  腐乳透過發酵製作而成,部分市民認為腐乳「有菌」並不出奇,有學者解釋,腐乳製作過程產生的是「益菌」,跟屬於「壞菌」的蠟樣芽孢桿菌並不相同,若製作腐乳過程出現污染或密封程度不足,加上現時天氣炎熱,有機會滋生蠟樣芽孢桿菌。

  香港食品創新科技中心項目總監方麗影表示,腐乳屬於豆製品,一般利用黴菌發酵和醃製,由於有油分或酒精,腐乳浸泡其中,不容易滋生細菌,不過若製作過程欠缺衞生,或貯存食品時有空氣進入罐內,蠟樣芽孢桿菌便有可能在瓶蓋等位置繁殖。

  她指出,蠟樣芽孢桿菌有孢子保護,非常耐熱,必須超過攝氏120度高溫,才可以殺死,該菌可產生毒素,若進食過量,可能引致腸胃不適,例如嘔吐及腹瀉。方麗影指出,現時天氣炎熱,蠟樣芽孢桿菌一般在攝氏30至37度較容易繁殖,她建議腐乳未開罐時存放陰涼地方,開罐後便要冷藏保存,並且盡快食用完畢。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每克食物含有超過10萬個蠟樣芽孢桿菌細胞,便有可能引致食物中毒。

  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