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拚經濟.拚發展 創科篇/科技創新謀突破 上中下游協調發展

時間:2024-05-20 04:02:31來源:大公报

  圖:孫東強調,本港欲全面推動科技創新,需「上、中、下游協調發展」。圖為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項目設施。\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完整的產業鏈發展分為上、中、下游,上游為基礎研究,中游為成果轉化,下游為產業應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坦言,香港的中游和下游發展不盡如人意。

  孫東日前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再次強調本港欲全面推動科技創新,需「上、中、下游協調發展」。孫東表示,上游研發是香港一直以來的優勢,為強化該優勢,特區政府將推出30億元的宏偉計劃,吸引世界最頂級的科學家來港,與本港科學家團隊在重點前沿領域進行研究合作。同時,亦會通過資助科研成果轉化、重點企業在港拓展業務及積極引進重點企業,推動中下游發展。\大公報記者 趙之齊

  孫東表示,頂尖的科研能力是本港的重要優勢,從本港擁有五所穩居世界前一百的大學便可見一斑。特區政府今年斥資60億元資助成立生命健康研發院,且將推出30億元計劃招收頂級科學家來港,亦是強化上游優勢的重要措施。

  今年設第三個InnoHK研發平台

  InnoHK亦為本港與世界優秀科研力量合作的重要平台。孫東表示,將進一步拓展該計劃,於今年內設立第三個InnoHK研發平台,聚焦於先進製造、新材料新能源、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同時,亦推動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組,與海內外共同合作發展。

  在他看來,今年推出的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既保障中游成果轉化,亦能成為上游研發的科學家的「定心丸」,「讓他們知道科研成果下一步有用武之地」。至於下游的產業生態發展,除設立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外,特區政府亦着重引進大批重點企業來港。孫東表示,目前有超過100家企業已經、正在或即將落戶在港,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和先進製造。

  河套園區料逾千企業進駐

  引入的大部分企業現主要分布在科學園和數碼港。孫東透露,科學園的租用率已達93%,而數碼港亦達85%左右,為引入更多企業,科學園的三大園區未來需加緊建設,提供更多創科用地。而不同園區有不同的產業發展定位:元朗計劃發展成微電子園區,將軍澳集中發展先進製造,大埔園區亦正進行規劃和整理,「三大園區今後我們要用好」。

  他續表示,正在建設的河套園區,主要進行R&D及中試生產線的布置,預計會有逾千家企業進駐。此外,北都新田科技城有逾200公頃空地,供大型企業在此投產、建立生產設施。特區政府亦計劃在沙嶺建立國際數據園;在洪水橋流浮山一帶建立數碼港的新園區,預計安置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相關產業。孫東指出,引入的重點企業在港設立研發中心,既可吸引全世界的科技人才來港,亦讓本地人才畢業後有地方可去。並且,企業在港設立研發中心後,更可考慮研發成果在港應用,將最關鍵的技術留在香港。

  推動行業的發展,產業人才是重要驅動力。《香港創科人才指數2023》報告推斷創科人才於2032年達6.5萬人,但與《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預期2032年達10萬人仍存有3.5萬人差距,反映短期內本港創科人才短缺。對此,孫東強調,特區政府把人才引進跟企業發展充分融合,亦會將人才的培養及引入作為支持企業發展時的重要考量標準。他透露,特區政府正考慮深化提升「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認為「通過『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的人才都是相關企業所需要的、來了就有工作的。」隨着本港創科企業越來越多,未來需加大該計劃配額人數。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