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內地護士蘇志強(左二)讚揚香港醫院重視患者的體驗和感受。右圖:內地護士莫敏華(右一)到深切治療病房參與護理工作。
為加強兩地醫療服務合作,第二屆大灣區護士已於今年2月來港,展開為期10個半月的臨床交流,預計第三屆將有130名廣東省護士來港,涉及專科擴展至急症室、腎科等,同時最快半年內安排本地護士北上交流。
有內地護士欣賞香港手術室分工明確效率高,術前準備較內地更詳細;本地護士亦稱讚內地護士求知欲強,同時學習到內地超聲波應用、智慧醫院等技術發展。\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參與第二屆「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的約100名護士已來港數月,本次交流擴展至重症監護、眼科等更多專科,預計明年1月前結束交流。來自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蘇志強有9年的護士經驗,此次來到醫院管理局新界西聯網醫院,分享交流手術室設備、手術配合等「圍手術科」護理知識。他讚揚香港手術室運作效率高、分工明確,手術室布局、設備、流程安排,均體現出科學、規範化管理。
港護士學習內地智慧醫院發展
被問及兩地工作的感受,蘇志強表示,兩地在手術程序及內容上差異不大,但在術前準備方面,香港的準備時間更長,對病人的健康講解更加詳細,欣賞香港醫院重視患者的體驗和感受,「雖然在常用術語上語言不同,但大家目標一致,都希望改善病人情況,所以也能很快適應。」
來自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的護士莫敏華,此次來港參與深切治療病房的護理工作,包括病人監察、藥物管理等,兩地護士合作愉快,放工後亦會一起聚餐、遊香港。
莫敏華又與香港同事分享內地的專科護理實踐,以及電子化信息系統,包括電子病歷、智慧輸液系統、智慧急救車等,望促進兩地醫療體系發展。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深切治療)陳正郴表示,要在深切治療部工作需要豐富的知識,包括藥物管理、呼吸機使用等,現時採取「一對一」的帶教模式,而內地護士因有相關經驗,求知欲強,帶教熟悉流程的時間可更短。他說,自己亦加深了對內地護理服務的認識,包括超聲波的臨床應用、內地三家醫院的評核標準等。
第三批擴至急症室及腎科服務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表示,預計第三屆將有130名廣東省護士來港交流,眼科、內視鏡科的人數將會增加,同時擴展至急症室、腎科等專科。此外,醫管局將於本月底或五月初與廣東省衞健委開會商議,安排本地護士到廣東省醫院,進行最長四個星期的臨床交流,了解小兒外科、心胸外科等病例較為罕見的專科,預計未來六至八個月可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