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垃圾收費透視/回收配套不足 憂垃圾收費擾民

時間:2024-04-14 04:02:39來源:大公报

  上圖:譚太一家三口居於深水埗劏房,放下兩張碌架床和桌子後,再沒空間做垃圾分類回收。\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下圖:88歲的譚太每日自行提着垃圾,走下兩層樓,到兩個街口外棄置。\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原定在4月1日實施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垃圾收費)延遲執行,早前政府在14個試點推行「先行先試」計劃。「垃圾收費」是史無前例的措施,不論貧富均需要為此改變生活習慣。公屋劏房戶固然擔憂收費負擔,更擔心誤墮法網,即使住在「富人區」的居民,相對經濟能力較高,也對新措施有顧慮。

  有豪宅住戶擔心新政策實施後,會相應「執手尾」費用增加而帶動管理費上升,回收配套亦未能跟上政策。有劏房住戶慨嘆家居沒空間做分類回收,還要花錢買指定袋,感覺浪費。\大公報記者 劉碩源、李宇俊、余風

  欠缺支援/劏房戶:沒有空間分類垃圾

  88歲的譚太住在深水埗桂林街的唐樓二樓劏房,一家三口的居住面積只有約100平方呎,住所太細,家居垃圾都是當日就要處理,每日掉兩次垃圾。她平日將買餸收到的膠袋用作垃圾袋。對於若全面推行垃圾收費計劃,她感到惆悵,因家居沒空間做分類回收,還要花錢買指定袋,覺得浪費。

  譚太與兩名兒子居住的唐樓,沒人收集住戶垃圾,她每日自行提着垃圾走落兩層樓,行到兩個街口外棄置。一般人只需行一分半鐘左右便到達,年邁的譚太要步行五分鐘。

  政府表示,垃圾收費的政策目標是透過按量收費以創造經濟誘因,鼓勵社會各界從源頭減廢和加強回收,從而降低整體廢物棄置量。不過,大公報記者在譚太住所視察,發現周邊約200米範圍內,沒見到「綠在區區」回收站,也沒見到分類回收三色桶、廚餘回收機等。

  大公報記者當日查閱政府的「咪嘥嘢」App,發現距離譚太住所最近的北河街街市外有流動回收點,每逢周五早上10時至下午1時開放,只有三小時供街坊帶廢物到來回收,而北河街體育館內的回收設施只接受玻璃樽、金屬罐等廢品,不能回收廚餘。

  譚太住所放下兩張碌架床和桌子後,只餘一條可供一人行過的通道,細小的垃圾桶收在桌子下,容量不足10公升。譚太家居雖小,但環境整潔,廚房內只有鹽、油、糖、豉油幾件家庭常見調味料,無多餘雜物,廁所只放了一塊肥皂,無多餘的瓶罐。譚太有一個約15公升的膠袋,裝滿平日買菜攢起來的、揉成小團的膠袋,買菜時用於裝蔬果,煮食後便當作垃圾袋使用。

  欠回收途徑 廚餘難囤在家

  對於垃圾收費,譚太感到擔憂,因為家中沒多餘空間設置廚餘垃圾桶,而且室內空氣流通一般,不可能積存垃圾或可回收物,難以做垃圾分類,否則「路都冇得行」。她說,「我每日要去掉兩次垃圾,不然會臭、會邋遢。」她說,住所附近不但沒增加回收設施,原先在對面街的垃圾桶也被移到兩個街口外,丟垃圾的不便程度不減反增。

  「就算真係(垃圾)收費,我都唔跟啦。」她表示,若全面落實垃圾收費,估計每月開支增加100元左右,加上基本的水費、電費、房租和吃飯,每月開支直逼7000元,她直呼「重皮」。譚太平日到街市買菜都會把膠袋存起,當做垃圾袋使用,並不感到自己浪費或不環保,反而覺得垃圾收費要求購買指定袋,做分類回收又要用多兩、三個袋,並無達到減廢目標,認為是「愈減廢愈增廢」。

  大公報記者劉碩源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