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Temir表示,香港背靠內地,聯通國際,無論經商、工作和生活,未來只會愈來愈好。
「我是香港人,中文名叫譚德健,好感恩香港,讓我擁有美滿的家庭和事業,還在港人身上學會了怎做生意。」在灣仔駱克道一間土耳其餐廳裏,老闆Tekin Temir(簡稱Temir)向大公報記者說道。
55歲的Temir出生於土耳其,太太是港人。兩人30年前在土耳其結婚後,原打算在當地生活的他,來港旅遊時,發現香港中西匯聚,是個活力之都,且背靠內地、商機無限,決定留港發展,從事兩地貿易,其間更在居港潮汕人身上學會做生意的精髓。十多年前,Temir進軍餐飲業,在港經營多間餐廳,廣受食客歡迎。Temir的同鄉大廚艾明,亦憑着努力,全家在港安居樂業。兩人感激香港給了他們精彩的人生和幸福家庭,堅信香港的未來愈來愈美好。\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黃山(文、圖文、視頻)
來港定居近30年,Temir多年來不斷穿梭香港與內地,先是在廣東從事女性內衣及時裝貿易,之後分別在灣仔、西營盤等區經營四間土耳其餐廳。這名香港女婿指着手機裏的照片向記者介紹道:「這是我太太,是香港人,女兒今年27歲了,我們一家三口好幸福,樂也融融。」
1990年,Temir在土耳其南部認識了一名心儀的香港女孩。兩年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婚後,原打算在土耳其生活的他,發現香港是個非常獨特的城市,不但充滿活力、中西匯聚,且背靠內地、商機無限,於是決定和太太留港打拚,追尋人生夢想。
Temir和太太在友人的推介下,從事女性內衣和時裝生意,經常穿梭粵、港兩地。他表示,生意上認識了很多朋友,特別是從在港的潮汕人身上學會了團結合作的雙贏精神,「潮汕人好友善,他們頭腦靈活、講信用,我好喜歡與他們相處,是他們教會了我如何做生意。」而香港潮汕人的團結合作,互相支持、信賴,成了他多年來處事、經商的原則和榜樣,「我都是架己冷」,他用潮州話自豪地說道。
2007年Temir參觀香港的一個食品展銷會,發現地道的土耳其餐廳雖在內地大受歡迎,但香港卻好少有同類餐廳。毅然在灣仔駱克道現址,開了首家土耳其餐廳,生意愈做愈好,深受外國和本地食客歡迎。數年後,Temir先後在西營盤高街、將軍澳唐賢街和西貢再開分店。
「安全環境對商人很重要」
2011年,Temir在一次酒會上認識了同鄉大廚艾明,對他地道的廚藝留下深刻的印象,力邀已返回土耳其的艾明來港幫忙,翌年,艾明應邀來港成為Temir的得力助手,全家在港安居樂業。
Temir表示,在港生活和工作多年,2019年的黑暴期令他感受深刻,餐廳生意亦一落千丈,「那些人無日無之的示威和不斷的暴力打砸,真的令人相當憎惡和擔憂。」不過,自香港實施國安法後,社會終於恢復了穩定。在疫情期間,不少餐廳被迫結業,Temir的生意亦受影響,他表示這確是最艱難的時期。不過,自今年初社會復常後,隨着愈來愈多的國內外遊客訪港,餐廳生意日漸好轉。
他表示,香港是個安全的城市,有了國安法後變得更安全,「這裏每個家庭和個人都好自由、好安全,無論是男女老幼或年輕女子,都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不像其他國家危險處處,經常發生傷人行劫事件,甚至要帶槍出門保安全。香港完全不用擔心這些問題,安全的環境對於生意人來說是最重要的。」
他指香港背靠內地,聯通國際,與內地的聯繫愈來愈緊密,無論經商、工作和生活,未來只會愈來愈好,「這就是我多年來扎根香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