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有消息透露,下周三公布的施政報告,將提出一系列的鼓勵生育措施,包括提供現金津貼,每名初生嬰兒的父母可獲派發二萬元。施政報告並會提出,醫療券應用範圍擴至內地更多醫院,初步目標是新增大約3至5間位於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三甲醫院。
據了解,二萬元是考慮方案之一,有關嬰兒必須在香港出生,父母其中一方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但不包括領養。若以去年有大約32500名嬰兒出世計算,涉及開支大約是6.5億元。而明年是龍年,在「龍年效應」下,相信加上現金津貼,鼓勵生育效果會更佳。
對於政府研推出鼓勵生育措施,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表示,新生嬰兒家庭需應付母嬰住院、陪月等開支,財政壓力大,津貼有助減輕父母的負擔,但長遠仍需強化託兒和教育等配套。對於政府不打算採納資助婦女雪卵的建議,她說醫務衞生局認為問題有爭議,因此有保留,她重申資助雪卵不是鼓勵延遲生育,希望政府透過資助,為婦女的事業和家庭計劃提供彈性。
東九龍綫或公開競投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吳傑莊表示,津貼等同派現金券,展示政府關心和支持新生嬰兒父母,相信有一定鼓勵作用,不過長遠仍要改善居住環境,生育率才會有顯著改善。
至於醫療券,現時在內地只適用於港大深圳醫院或屬下指定的健康服務中心,有消息表示,政府希望擴至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約三至五間三甲醫院也適用,政府會就相關醫院訂立一套標準,希望藉此提供更多跨境服務,便利在內地養老及生活的市民。由於涉及需處理複雜的行政工作,並需與醫療券系統對接,估計短期內難以擴展至大量三甲醫院。
另外有消息表示,施政報告將會交代醞釀近十年的東九龍綫,項目將會公開競投,政府將於明年中之前,邀請有興趣的營運商遞交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