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駿宏街停車場一整排泊車位被修車檔佔用,滿滿擺放了車胎和修車工具,停車場變成修車場。
違法「修車檔」霸佔咪錶位維修汽車無王管。多年來,「修車檔」黑點不但未見杜絕,更變本加厲擴充,污染環境之餘,對附近居民及停車場使用人士造成的滋擾也越發嚴重。《大公報》推出專題系列,報道違法修車黑點的種種猖獗狀況。
立法會議員指出,加強執法只能收短期之效,這個老大難的問題,必須找出問題根源,並需覓適合地方安置該些剛性需求的行業,服務有需要的市民,減少影響其他市民。\大公報記者 余風、蘇荣(文) 盧剛昌(圖)
《大公報》早前揭發本港多區公眾咪錶位遭霸佔,違法於公眾地方維修車輛,視法律如無物,甚至有流動維修車將公眾停車場變成私家的修車場,長期霸佔車位招客經營。
「這一排的車最少擺了五年,又換胎又整車,霸佔車位做生意!我打過電話投訴,不過沒有反應,我不知道應去哪裏投訴!」在將軍澳工業邨工作多年的陳先生表示,近年以電單車代步,並會把電單車泊在上址附近的停車場,留意到霸位「修車檔」在上址經營。
違法經營 塵土飛揚
陳先生指出,區內駿昌街及駿宏街的公眾停車場已變成修車場,多輛大型車輛長期霸佔多個咪錶位作修車用途,擺放大量修車工具及輪胎,雖然偶有警員前來抄牌,但只抄無入錶的車輛,而「修車檔」長期有人留守,看到警員前來,便會「好識做」即時入錶。「他們(修車檔)將大量車胎放在這裏,當是自己地方,滋生蚊蟲都不好啦!早前可能有人投訴後,曾清場數日,但數日後,他們又回來了!」
將軍澳工業邨公眾停車場內「修車檔」情況確是甚為猖獗,約七、八年前,駿昌街的停車場已變身為修車場,多個咪錶位被人長期霸佔,經營私人補胎或五金回收的業務,附近官地亦被「私有化」,空地及花槽旁都擺放大量輪胎、維修工具及大量偈油,不時有泥頭車或大型貨車前來換胎和維修,看來生意十分興旺。
早前大公報記者目擊有工人在無任何防護措施下,鑽入車底為一輛泥頭車燒焊,稍一不慎就會被灼傷之餘,燒焊時火花四濺,極易引起火警,而日前記者亦目擊工人即場換胎,手法純熟。日前記者觀察,看見駿昌街停車場靠近環保大道的一排咪錶位被多輛貨車佔用,其中一輛車上更載滿車胎,旁邊放着不同維修工具,花槽旁亦放置大量車胎。其間一名戴眼鏡的男子不時站在貨車前疑似「把風」,當有貨車或泥頭車駛入,眼鏡男便會上前與司機攀談,似是「拉生意」,及後記錄在記事簿。現場所見,司機們相當「熟架步」,一輛駛出另一輛則駛入「修車檔」附近的車位,輪流換胎,猶如一個修車工場。
鄰近的駿宏街停車場同樣有「修車檔」,現場有一輛裝滿工具的大貨車,旁邊同樣有大量車胎堆積,當時一名男子正在維修車胎。該停車場另一邊就有貨車將疑似工程廢料傾倒在路邊,再由另一輛車夾上車斗,其間揚起大量灰塵。「修車檔」附近擺滿三十多個大型車胎,而入錶位附近布滿雜物、垃圾及油漬,草地的泥土已被污染成黑色,寸草不生。記者觀察上址兩個停車場內的「修車檔」,均沒有配備任何消防設備。
多個部門曾採取行動
警方發言人表示,2021年至今,將軍澳警區共接獲80宗有關駿昌街一帶及154宗有關駿宏街一帶車輛違泊及阻塞的交通投訴;警方在駿昌街一帶發出4237張及駿宏街一帶發出3908張定額罰款通知書,並會視乎情況移走阻塞車輛。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2020年7月至今年6月,該署共接獲7宗有關駿昌街及駿宏街一帶的環境衞生問題投訴。
運輸署稱,過去3年,該署收到1宗佔用駿昌街公眾停車場咪錶位作泊車以外用途的投訴,已轉介相關部門跟進。西貢民政事務處並指,過去兩年該處曾先後統籌5次聯合清理行動,以處理上址違規佔用車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