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市民登記並使用「非觸式e-道」,辦理出入境手續將由15秒縮短至7秒。\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大公報訊】記者古倬勳報道:入境處今日(21日)擴展e-道服務至外傭、非本地學生及輸入勞工,屆時年滿11歲持智能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均可登記使用「非觸式e-道」,辦理出入境手續時間將由15秒縮短至7秒,預計多42萬人受惠。
年滿11歲可登記非觸式服務
入境處今日擴展e-道服務至外籍家庭傭工、非本地學生及輸入勞工,現時本港大約有35萬名外籍家庭傭工、6萬名非本地學生及1萬名輸入勞工,預計新服務受惠人士達42萬。所有年滿11歲持智能身份證的香港居民除了可以使用e-道出入境,只需使用有生物特徵認證技術的智能手機,通過「智方便」平台進行身份認證,再下載入境處「非觸式e-道」流動應用程式進行登記,便可使用「非觸式e-道」服務。
上述人士完成登記後,在所有出入境管制站的e-道辦理出入境手續前首先在「非觸式e-道」應用程式開啟加密二維碼,再於「非觸式e-道」上的二維碼閱讀器上掃描上述二維碼;在進入e-道後於標示的位置望向鏡頭,配合容貌識別技術核實身份便可完成過關手續;在辦理入境手續時,e-道會列印一張載有該香港居民的逗留條件和期限的入境標籤,上述人士辦理過關手續的時間將由15秒縮短一半至7秒。
入境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柯重鈺表示,登記手續須連接網絡,但為保障安全且不會影響過關程序,使用二維碼時則為離線,而且每30秒自動更新一次,又表示此措施有助為本港推廣智慧城市,現時不少外傭已熟悉使用手機,不擔心其在登記上有困難。
根據入境處資料,現時各出入境管制站共設有超過700條e-道,當中超過600條為「非觸式e-道」,今年上半年整體香港居民出入境人次5700萬,當中4000萬人次使用e-道自助辦理出入境手續,佔整體人次約七成,同時,1200萬人次使用「非觸式e-道」,佔使用e-道人數的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