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先生與友人一行12人一同午膳,不用分枱坐,大讚相對方便。\大公報記者邵穎攝
「疫苗通行證」等絕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昨日起撤銷,近40萬名新冠疫苗一針未打的「零針人」,可以暢通無阻出入食肆等各類場所。大公報記者昨日觀察市面食肆情況,酒樓午市幾乎滿座,大部分食客覺得無規限更方便,更已預訂春茗。不過,有已按時接種新冠疫苗的「齊針人」擔憂,「零針人」也可入食肆,令傳播風險提高。
有「零針人」為終可無阻礙進入食肆而沾沾自喜,但專家提醒,「零針人」在食肆除口罩進食,感染風險更高。政府數據顯示,未接種或只打一針的人確診後的死亡率,較已打兩針或三針的人高超過十倍。\大公報記者 邵穎、王亞毛
在旺角的倫敦大酒樓,昨天午市的顧客量較平日更多,全場滿座,地下大堂有不少食客查詢訂枱。酒樓副總經理蘇萬誠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放寬限制有利帶動酒席生意,政府前日(28日)公布放寬措施後,春節酒席的預訂電話響個不停,預料至明年2、3月時,生意可回復到疫情前七至八成水平。
酒樓午市昨全場爆滿
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會長徐汶緯向《大公報》稱,昨日取消疫苗通行證首日,明顯見到市面人潮增多,很多熟客都說對措施鬆綁感到很開心很歡迎。聖誕假期市況反映顧客消費力不錯,明日便是大除夕,新年長假期展開,他預計生意會有好大增長。
有反對接種疫苗的「零針人」在網上留言歡呼,形容自己「取得勝利」、「贏咗」,又說「終於捱過」。
不過,有已打齊針的酒樓食客擔心,現時外出用膳的感染風險增加。鍾先生已經打齊針,昨日與幾名朋友到茶樓用膳,他說,「無需打針都可進入,覺得加大了傳播風險,有些危險。」茶樓食客吳先生也說,明白放寬措施是權衡經濟與安全下的最好決定,但對傳播風險仍有些擔憂,他認為打齊針是對個人衞生的負責。
蘇萬誠稱,當前新增確診數字仍高企,所以酒樓內仍會保持1.5米距離,員工仍要每三日做一次快測,保障食客安全。不過,很多食肆內都不再保持1.5米距離,記者見到一些餐廳「枱貼枱」。有食客擔心,「隨時坐在隔籬的人是密切接觸者」。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大公報》訪問表示,打針是為了防止重症,有足夠的保護力讓自己安然度過疫情,「未打針的人,就算所有其他人全部打晒針,都不要覺得可以保護到自己!」
盧寵茂:續提升老幼接種
梁子超提醒,取消「疫苗通行證」後,最危險群體是未打針的長者。他們可能因為對疫苗仍有誤解而未打針,前段時間減少外出,但飲食場所始終有傳播風險,應盡快完成兩針疫苗接種,提高自身保護力,避免「喜事變為不開心」。他重申,本港現時提供的新冠疫苗,均對病毒有效。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仍然關注如何提升一老一幼的接種率,希望繼續推動。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稱,三歲以下幼童的首劑接種率至今仍只有23%,情況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