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日落後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一雙「蝴蝶翼」亮起燈光,引人注目。
將藍隧道及跨灣大橋(將藍公路)昨日正式開通,從將軍澳區出觀塘市中心可快20分鐘,而往港島亦節省近半路程。大公報記者實測新路駕駛體驗,發現全程行車暢順,交通秩序良好,指示牌亦清晰;而駛上跨灣大橋後能看到旁邊的行人和單車,更是充滿新鮮感,整體駕駛感覺十分良好。昨天大批市民趁周日假期登上這條蝴蝶橋新地標,欣賞好風光兼「打卡」,為大橋開通增添熱鬧。
今日將藍公路迎來開通後首個工作日,市民關注繁忙時段會否塞車,例如隧道藍田出入口所在的茶果嶺道迴旋處一帶會否成為樽頸位,運輸署提醒市民出門時應留意最新交通狀況。\大公報記者 葉浩源(文) 林良堅(圖)
昨日早上8時,由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組成的將藍公路正式開通,大批私家車和電單車由警車帶領駛入新隧道和蝴蝶橋,大公報記者也駕駛採訪車從將軍澳寶順路進入全長1.8公里的蝴蝶橋,約兩分鐘後便到達大橋的一雙「蝴蝶翼」(雙栱鋼橋)新景點,從下往上看感覺格外宏偉壯觀。特別的是,原本限速80公里的橋面道路,駕駛者卻似有共識地以約時速60公里偏慢行駛,大家都希望爭取更多時間體驗新橋上的沿途風光,交通秩序良好。
街坊扶老攜幼 登橋「打卡」
前後約5分鐘,記者已從出發地到達康城住宅區,大批街坊扶老攜幼地朝蝴蝶橋方向走去,欣賞美景兼自拍「打卡」,亦有不少單車愛好者和遛狗居民專程前來參觀及體驗,熱情未有受昨晨稍涼的天氣影響,走畢蝴蝶橋全程2.2公里約需8至10分鐘。最近疫情反彈,雖然市民仍須戴口罩,但亦難掩他們的笑臉神色,一雙雙「腰果眼」閃爍跳動,人潮迫爆大橋,現場有多名警員駐守及派發宣傳單張提醒市民注意道路安全。街坊陳伯和陳太對新路開通十分高興,表示期待已久,相信以後出九龍或去港島可免受塞車之苦,又笑言「如果早一個禮拜通車更好,港鐵故障我哋就唔使咁辛苦啦」。
上蝴蝶橋到入東隧僅四分半鐘
大公報記者隨後從康城駛回蝴蝶橋,並進入將藍隧道,沿左線行車直出東隧。由上蝴蝶橋到東隧入口全程需時約4.5分鐘,中間在將藍隧道入口由於有多條行車線匯聚,隧道初段需以時速50公里慢駛,而進入隧道前的交通指示牌頗為簡約清晰,路段平坦偏直,沒有急彎,全程甚為舒適。
今日是將藍公路開通後首個工作日,市民關注繁忙時間特別在將藍隧道茶果嶺道出口會否塞車。據觀察,上址平時車輛違泊為患,但昨日已被趕走,估計有助減低形成樽頸位的隱憂。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早前表示,新路通車初期會啟動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將連同警方及公共交通公司等協助維持正常的交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