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塌樹毀四車 學者促檢查全港大樹

時間:2022-09-17 04:23:37來源:大公报

  左圖:巴富街大樹塌下後橫亘三條行車線,壓毀校巴及三輛私家車,校巴司機及一名私家車司機受輕傷。

  右圖:倒塌的大樹樹根已明顯腐爛。

  何文田巴富街昨日有大樹倒塌,壓毀一輛校巴和三輛私家車,校巴司機及一名私家車司機受輕傷,幸事發時校巴上並無學生,樹木管理辦事處已要求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徹底調查是次塌樹原因。有樹木學者表示,今次倒塌的鳳凰木樹根不夠位生長,且樹冠重量不平均,是導致倒樹的主因,建議當局盡快檢查全港10米高以上的大樹,並重新檢視植樹方法。

  有曾任職康文署的樹木專家質疑負責部門沒有依足指引巡查樹木,現時多達九個政府部門(見表)參與樹木管理,政出多門,欠缺統一統籌。\大公報記者 古倬勳 楊州

  校巴上無學童 僅司機輕傷

  事發昨早約7時40分,何文田巴富街6號合一堂學校對開行人路上,一棵約10米高鳳凰木突然連根拔起塌下,橫卧三條行車線上,壓毀三輛私家車及一輛校巴,其中校巴左邊車頂嚴重凹陷,擋風玻璃爆裂脫落,校巴男司機被擊中手部受傷,即場敷治後毋須送院,事發前校巴內所有學生已落車,無學生受傷,僅司機和校巴保姆在車內,其餘被樹壓頂的私家車分別天窗、擋風玻璃等損毀,一名司機報稱受傷送院治理。

  從網上的行車紀錄儀片段顯示,校巴因燈號停在慢線,打着左轉車頭燈,司機坐在駕駛室內等轉燈,路旁大樹的樹根突然掀起,樹身倒下壓爆車頂和擋風玻璃。警方接報封鎖現場範圍,大批消防人員及坍塌搜救專隊到場,用電鋸清理和移走大樹,分成多個部分搬走,並合力推開停泊在場的私家車。受塌樹影響,巴富街近公主道全線封閉至上午約10時。

  同街道2009年發生同類事故

  昨日發生塌樹的巴富街,於2009年亦發生過塌樹壓的士意外。

  香港教育大學研究講座教授(地理及環境科學)詹志勇認為,樹根沒有足夠土壤空間生長是造成塌樹的主因。他指今次倒塌的鳳凰木,行人路上的植樹位太小,僅1米多乘2米多,一般像是鳳凰木般大小的樹,需要至少10米乘8米的土壤,讓樹根向外生長,惟植樹位的土壤面積和體積太小,且行人路面混凝土壓得太實,樹根無空間向外生長,令鳳凰木無法企穩,另外行人路對建築物的一邊,有樓宇貼得很近,令大部分樹枝伸出馬路方向,伸向建築物的樹枝很少,造成樹冠的不平衡,埋下了塌樹的風險,而樹根底部被真菌感染令整棵樹的情況雪上加霜,增加倒塌機會。

  根部空間不足 樹冠不平衡

  詹志勇續指,全港不少種植在行人路上的樹,存在植樹位空間不足的問題,如鳳凰木這種又高又大、且樹根分散並有板根的樹木,適合在公園、迴旋處上等較寬闊的地方生長。他建議當局盡快為高10米或以上的樹木進行檢查,若該棵樹的樹根無法向外擴散生長和支撐,存在倒塌風險,有保育價值的樹可移至較大空間種植;至於其他對公眾構成安全風險的樹則考慮移走或鋸走,移除安全隱患。長遠而言當局需完善植樹的方法,在植樹前為樹木提供足夠土壤空間生長,才能減低塌樹的風險。

  康文署表示,最近一次於4月22日檢查該樹時,其枝幹、主幹及樹根表面都沒有腐爛跡象,至於由該署管理的在巴富街的其餘34棵樹,經其樹木組人員初步檢查後,暫未發現生長情況有異樣。

  發展局局長寗漢豪高度關注塌樹意外,已要求康文署徹底調查塌樹原因,最遲於10月初完成;除此之外,康文署須詳細檢查附近樹木的健康狀況,所有樹木保養部門亦要就其轄下路旁相對大型的鳳凰木進行覆檢,保障公眾安全。

  樹木辦亦已要求所有樹木保養部門,就其轄下路旁相對大型的鳳凰木進行覆檢,保障公眾安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