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屠厚鈞建議政府多推動和宣傳創科文化,並可擔當一個領頭人角色去帶領整個市場發展。
人臉識別技術在全球已愈來愈普及,本地一家初創企業Dayta AI的主要服務之一,就是利用人臉探測技術,通過AI分析消費者特性和行為,幫助客戶改善營銷策略。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屠厚鈞日前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創業初期並非易事,若不是政府和其他機構的援助,自己未必能有今日的成就。從最初僅三人、位於科學園的公司,到如今搬到尖沙咀辦公室、擁20人,他感恩香港有此良機之餘,亦認為經營初創公司的秘訣在於「保持衝勁、懂得變通」。\大公報記者 蘇荣、苑向芹(文) 盧剛昌(圖)
屠厚鈞於2018年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同年創立Dayta AI有限公司,該公司業務現已覆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問及他的產品,他說:「透過鏡頭收集畫面,分析顧客的行為特徵,對哪方面產品較有興趣。(產品)在中環街市和不少大型商場都有使用。」
技術金錢支援 成創業捷徑
屠厚鈞表示,在香港創科雖然有好多資源,但創業都不是易事,例如有數據反映有初創公司,三年間已有九成結業。「初創時我們都很年輕,有人會覺得是好事,但都有好多客戶擔心我們太年輕,未夠經驗去處理問題,會否不夠資本和實力去令公司持續發展?客戶不是擔心錢銀問題,而是擔心十年後我們的公司已結束。」
他說,萬事開頭難,所幸在最難的時候獲得政府和科技大學的援助。「其中一個不可多得的是科技大學的支持,我在創業前是透過科技大學,到過科技大學校友開設的初創平台工作。我得到了人生第一份初創工作經驗,亦促使我繼續行創科的路。」他說,大學亦有提供不同的贊助金和支援,又會舉行不同活動令自己可直接接觸客戶,算是成為他成功創業的捷徑。而科學園同樣對他幫助很多,加入科學園不同項目,得到不少技術上和金錢上的支持。
「另外,我們自知經驗不足,因此沒有亂去研發,反而會聆聽市場需要。我們曾使用人工智慧幫助過不少公司、企業,甚至政府,當中吸取不少經驗,知道不同行業要吸納不同人士,從而提升我們的人工智能技術。」屠厚鈞補充道。
如果人生中的這五年要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五年前有一種單打獨鬥的感覺,五年後的今天有很多政府的支持,現時絕對是創科的好時機。」他解釋,現時好多大學都在推動創科,同學可以好早便接觸創科,更有機會去嘗試,而人才方面,本港亦不算少。他指香港另一個優勢是兩文三語,所以無論要打入國內、亞洲或歐美市場都不是問題,香港好多獨角獸都能反映出來。
籲政府推動宣傳創科文化
對於本港繼續推動創科,他建議政府可多推動和宣傳創科文化,政府可擔當一個領頭人角色去帶領整個市場,令客戶更有信心。同時可參考大灣區舉辦過的比賽。「比賽完結後除了有名次和獎金外,參賽企業更有機會與舉辦機構合作;但香港的比賽似乎較為獨立,往往都沒有後續。因此希望政府可以帶動這風氣,幫到更多創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