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訪/律師助理:有政策協助,何不踏出第一步?

時間:2022-06-22 04:23:39來源:大公报

  圖: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所以心裏一直想等機會去廣東發展。──曾俊杰\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青年迎來大灣區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愈來愈多港青往灣區發展,其中特區政府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推出一年多已吸引一千多人參加,有首批參與計劃的律師助理曾俊杰表示,粵港澳跨境法律需求大增,疫情下接軌國際的香港法律服務更具優勢,他今年已報考法考,下一個目標是在當地完成18個月的實習律師,以圓灣區律師夢,「計劃畀咗機會我喺灣區吸收經驗,有機會接觸內地相關部門及內地工作文化」,尚有數月完成計劃的他希望政府可延續計劃。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為,灣區建設作為國家重大戰略,政府應保持延續性,讓灣區港青可持續發展。

  26歲港青曾俊杰表示,灣區有7000多萬人口,愈來愈多香港初創企業進駐灣區,當中會牽涉不同的跨境法律問題,「現階段我係律師助理,工作會對接企業外,更多會對接相關政府部門,例如政法委、港澳辦,這些喺香港較難接觸,累積了經驗,日後喺內地處理法律事務更得心應手。」他說,過去一年在南沙工作感受到兩地工作模式不同,「香港律師工作以電郵為主,內地律師則以微信等手機應用程式進行溝通和處理法律文件,如合約要反覆修改,我哋一收到指示可隨時隨地處理,工作文化同香港唔同,所以客戶好滿意,工作效率快。」

  三地融合 跨境法律需求急增

  曾俊杰續指,疫情期間港資律師行發揮了優勢,因兩地客戶不能來往處理法律問題,三地聯營的法律團隊正好解決客戶需求。他表示,在港有子公司的內地公司、內地公司及在港的外國公司等,業務往來中或需處理合約糾紛等法律業務,或是兩地判決在異地執行的問題等,「內地客戶知道有我呢位香港公司派出嘅律師負責跟進,佢哋對公司信心大咗,而溝通方面唔係所有內地律師都係廣東人或識粵語,我嘅角色都重要,負責客戶與律師間嘅對接,確保雙方有效溝通。」

  曾俊杰2017年到廣州升讀大學,在暨南大學修讀知識產權法,去年畢業回港便在本地一所律師行工作,「灣區喺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三地融合係趨勢亦係機遇,好多公司嘅跨境法律需求會急增,跨境法律需求中包括我主攻嘅知識產權法,國家亦好重視呢方面,所以心裏一直想等機會去廣東發展。」他說,去年得知計劃,隨即向公司申請相關職位,並於去年八月到南沙新區的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工作,負責三地的跨境服務對接工作,南沙「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中,已有知識產權法律審判中心等六大中心,融合訴訟、仲裁、調解等法律服務,加上南沙又是青創基地,港青在內地創業與港澳將有跨境法律需求,這方面正需要有法律背景的港青。他認為年輕人要抓緊機遇,「兩地政府都推出政策協助港澳青年融入灣區,我哋點解唔踏出第一步?」

  曾俊杰說,計劃對當年的應屆畢業生如「及時雨」,逾300間企業提供近3000個職位,「舊年受疫情影響,本港失業率高企,應屆畢業生多咗選擇同機會,內地實習律師月入水平為4000多元,我哋參加計劃月入不低於1.8萬元,比當時應屆畢業生平均月入仲要高」。曾俊杰說自己有內地升學背景及兩文三語優勢,很快適應當地工作環境,發揮所長,成為兩地客戶與律師間的溝通橋樑。

  冀特區政府撥資源處理求助

  400多名港澳律師上周獲大灣區律師執業申請資格,曾俊杰表示,中央早前公布的《南沙方案》是送給港青的25周年回歸大禮,南沙作為灣區的幾何中心,適合港青進駐的地方,眼看內地支援港澳青年的灣區政策不斷推陳出新,「希望政府延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除咗畀錢都要諗吓點樣幫灣區港青的生活難題,好似我今年想打第三針疫苗,去醫院問,醫院叫我搵街道辦,街道辦又叫我搵返醫院,無辦法下,我打了12345熱線,之後港澳辦聯繫我,話可以畀錢打同幾時有得打。」他建議政府增加灣區辦事處的資源,處理相關求助個案,解決港青在生活上遇到的實際困難。\大公報記者楊州報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