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基層跨境家庭過「視像母親節」

時間:2022-05-08 04:23:38來源:大公报

  圖: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婦女事務委員會,連同基層跨境家庭工友促請政府與內地商討免檢疫通關。\大公報記者王亞毛攝

  【大公報訊】記者王亞毛報道:母親節是向媽媽表達愛意、感謝養育之恩的日子,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基層跨境家庭團聚難,不少人已有兩、三個母親節未與家人見面。其間只能透過視頻與在內地的家人聯繫,每次見到母親的白髮、聽到兒子問媽媽幾時回家,Amy都會忍不住落淚,自責「作為女兒不孝順,作為母親又不稱職」,她只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兩地盡快免檢疫通關,與家人團聚。

  獨自留港 牽掛母親 思念兒子

  獨自一人來港打拚的Amy本做導遊工作,疫下失業後轉做保安維持生計。她於去年初由內地返港後,原以為很快通關,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破滅。兒子由她離開時只有兩歲多,下個月就到了四歲生日,但兩母子只能通過視頻電話見面。

  「有次視頻,仔仔問,媽咪做咩唔(從手機中)出嚟呀,又見到佢錫屏幕,(我)真係忍唔住喊咗好耐……」Amy說,家人會為兒子拍視頻並傳給她,每當想念兒子,她就打開視頻看。

  「不停咁重複睇,睇下睇下就掉眼淚。」Amy說,腦海內已經想像超過一百次母子重聚的畫面,「我一定會抱着仔仔錫個夠!」

  除了想念兒子,Amy也擔心媽媽的健康。她離開時,媽媽還是黑髮,但近日在視頻看到媽媽的頭髮「已經白晒」,她對自己未能盡孝深感愧疚。

  曾小姐亦與父母分隔兩地,疫情前每月都要返深圳一、兩次探望父母,現在已經三年未返內地。曾小姐說,本想等女兒長大些再帶她回鄉下,不料遇上疫情,現時五歲的女兒從未去過內地老家。有一次,她一家三口到上水行山,隔岸望到對面的深圳,思親之情瞬間湧上來,「第一次覺得這麼近,又那麼遠,真的可望不可即。」

  勞聯婦女事務主任李秀琼表示,隔離檢疫需時,花費亦大,不少跨境家庭分隔兩地多時。勞聯婦女事務委員會促請政府,聆聽基層家庭團聚需要,積極與內地商討免檢疫通關,提出具體通關時間表,並為免檢疫通關設客觀準則,及應提供配額給家庭團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