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李家超認為應進一步優化管治能力,研究政府架構重組。
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昨日正式公布競選政綱,四大政策綱領的首項是「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團結一致為民解困」。李家超在政綱簡介會上說,政府要提升管治及執行能力,團結各界解決社會問題,同時奠定穩固基石,「讓我們向前發展時無後顧之憂。」\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
「以結果為目標」是李家超一直在強調的未來施政風格。他強調要改革優化管治架構和治理能力,以結果為目標,樹立敢於做事的新風。具體措施包括研究政府架構重組,完善崗位設置與職責分工;承諾將在新政府上任百日內交出政府工作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李家超特別提出要強化政策研究、統籌能力、執行能力及團隊精神,要求官員在問題初期就要介入,並提出指導及指示,制定政策目標及勾畫出結果。
建立「正向行事文化」
李家超又提出會增設政府「應急動員機制」,在應付新危機時,新的動員機制會確保各部門需按級別提供指定人數,組成應急隊伍,確保可動員足夠公務員,做到「零差別」。
李家超簡介會後見記者時說,會在當選之後再制定一些工作範圍及指標。他指出,現在特區政府有一系列的指標,但很多都是關於時間性的,如果當選,就會積極引進成果方面的指標。李家超希望建立「正向行事文化」,讓公務員看到工作成果,相信有助推動團隊精神,解決社會問題。
成立「地區服務隊伍」
李家超亦認為香港要奠定安穩的基石,包括落實《基本法》第23條的本地立法工作;就香港不同安全領域,包括金融、食物衞生、基礎設施、自然災害等,作全面風險評估,以底線思維,設定預案,防範及管控風險。
另外,李家超亦希望能有效破解社會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團結善用各界的力量,積極為市民解困,讓市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具體措施包括加強政府與地區各基層組織和團體的聯繫,建立更好的合作渠道,提升地區施政效能,增強基層社會服務供給能力;在18區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建立系統性的義工網絡,支援政府地區工作;匯聚和培養愛國愛港管治人才,廣泛吸納人才,加入政府委員會、資訊架構等壯大建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