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落馬洲應急醫院一期預計下月五日完工。
【大公報訊】本港第五波疫情嚴峻,為抗擊疫情,應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決定在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援建應急醫院和方艙醫院,其中應急醫院包括含1000張床位的負壓病房,分兩期完工,每期一個月各完成500床,包含3間手術室和100張ICU病床。昨日隨着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一期電路全面接通,標誌着落馬洲應急醫院項目一期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預計4月5日正式完工。
這次進入聯調聯試階段的應急醫院一期,總建築面積約2.84萬平方米,醫院及附屬配套設施箱體4109個,工期「7+30」天,其中7天為臨時鋼棧橋施工周期。
30天需建成供500床位負壓病房
中國建築表示,應急醫院項目工期緊張,而且難點重重,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一是30天需要建成500張床位的負壓病房,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建設規模如此之大的特殊醫院,沒有先例;二是醫院建在一個魚塘之上,需要處理軟地基,可以將其比喻為「在豆腐上建房子」;三是所有的人員、物資、設備均通過唯一的一座橋進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四是所有的參建人員都必須住在現場,而現場沒時間也沒有場地搭足夠的臨建,也沒有酒店、民居可以租用,只能先生產後生活,逾萬人只能住帳篷。
據悉,應急醫院項目一期3月6日正式開工,3月9日完成了首個集成式箱體吊裝,3月19日完成一期病房全部1545個集成式箱體吊裝工作,3月29日進入聯調聯試階段。2萬餘名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逆行馳援河套工地,爭分奪秒在一片荒灘上搶建生命之洲,總用工達18萬餘人次,高峰期1.4萬餘人同步施工。
面對如此艱巨的挑戰,在內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統一指揮下,中央各有關部門和廣東省密切配合,統籌大量優勢資源,多措並舉、多線並進、多點突破,全力以赴支持深圳市代表中央承擔援建任務,並不斷加強與香港特區政府溝通對接,形成強大合力,為項目建設按期推進保駕護航,充分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