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胡家俊、馮錫雄報道:政府檢測被質疑進度緩慢,有市民不滿接受檢測超過三星期仍未收到結果;亦有檢疫人士反映,入營後所做的兩次檢測都未收到報告已准離營。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批評做法「唔係香港應接受水平」,質疑與檢測做得慢有關。
聽眾胡女士在一個電台節目反映說,她、丈夫及家傭於上月18日往診所取樣本瓶作檢測,診所職員曾稱即使結果是陰性,他們也會收到通知,但至今超過三星期仍未收到結果。至本月初,他們再次進行檢測,同樣未收到結果。胡女士質疑政府檢測能力有限。另一電台節目聽眾李先生本身是醫生,因接觸過確診病人,被列為緊密接觸者,須入住隔離檢疫中心。他向節目反映,本月初入營後先後留過兩次深喉唾液,但都無人通知檢測結果。其間,他曾向衞生署護士查詢,對方只能回應「no news is good news(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如果係陽性當然已被帶走啦!」無從查知結果的李先生,只能無奈接受「當自己無事」,獲准如期於昨晚離開檢疫中心。
對於多名市民反映收不到檢測結果,何栢良認為「檢測做得慢是不爭的事實」,而且檢測結果發布也不理想,他促請政府想辦法處理。
對於有市民稱檢測後逾三星期仍未有收到結果,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原因跟人手不足有關。因檢測瓶交回後,要人手逐個輸入,梁子超建議可引入科技,讓檢測者透過應用程式填寫資料,並可掃描樣本瓶的條碼,既可方便市民,又可減省職員的工作程序,從而讓市民可以盡早收到報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