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失業率重災區
暴疫夾擊「打殘」各行各業,本港最新失業率6.2%,較上一季再增加0.3個百分點,再創15年高位。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繼續成為重災區,當中的餐飲服務活動業(即飲食業)失業率高踞14.7%,行內開工不足的問題嚴重,就業不足率達到7.3%。另外,市道低潮令商戶暫停擴充業務,住戶不敢裝修,拖累樓房裝飾、修葺及保養業的生意大跌,行內失業率攀升至16.2%,冠絕所有行業。\大公報記者 馮錫雄
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四至六月的勞動就業市況,「失業大軍」突破23萬,按月增加約10300人,整體失業率亦由三月至五月的5.9%,上升至四月至六月的6.2%;就業不足率則由3.5%上升至3.7%。
按行業分析,與消費及旅遊相關的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微升至10.7%,當中的餐飲服務活動業,失業率更高達14.7%,依然貼近沙士後的高位。
夜禁堂食 雪上加霜
飲食業職工總會主席郭宏興表示,現時行內員工放無薪假、減薪或全職變兼職的情況普遍,洗碗和樓面等崗位,均收入大減一半,政府早前雖推出保就業計劃,但現時晚市禁堂食措施令部分食肆停業,預期有更多員工「冇工開」;建議政府設立失業援助金。香港裝修及屋宇維修從業員協會主席馮志興表示,疫情令各行業老闆暫停擴充業務,商業裝修幾近停頓,私人住宅客戶又因擔心疫情,寧願暫時不裝修。他指出,裝修工人一般月入三、四萬元,現時工程大減,收入減少25%。
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主席兼民建聯人力事務發言人鄭泳舜認為,政府已推出歷年最大規模的紓困措施,但依然有部分市民未能受惠,期望政府補漏拾遺,積極優化措施,包括盡快推出第三輪防疫抗疫支援計劃,支援個別陷入困境行業,例如旅遊及賓館酒店、展覽及製作行業等。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疫情在全球部分地區仍然嚴重,本地個案最近再次急升,經濟前景仍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往後的本地勞工市場情況,將很大程度視乎環球及本地疫情如何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