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呂少群報道:教育局啟動研究,準備對經「微調」的中學教學語言政策再微調,據稱考慮放寬英文班門檻,每班可用英語授課的學生比例將由一向規定的八成半下調至七成。家校會主席湯修齊認為,此舉正面多於負面,對傳統英中有保障。
據1998年實施的教學語言政策,英中須符三條件,即八成半中一生可用英語授課,教師有英語授課能力和學校有英語學習環境等配套,全港中學遂分成英中和中中。2009年微調的教學語言政策,容許中中開英文班,但仍堅持每班須有八成半學生適合以英語教。結果,全港英中由114增至119間,逾半直資中學都標榜英語教學以滿足家長對英中的追捧。有報道稱,教育局擬放寬英中門檻,按班級31人計現制須有26人合用英語教,新建議下調為22人。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天對此沒有否認,表示六年為一個周期的語言政策,下一個周期會在2022年開始,目前是適當時間與學界討論。他說局方暫時沒有既有方向,願意擴闊一些以不同條件作考慮。
家校會主席湯修齊對教育局考慮放鬆英中條件表示同意,相信會受到家長歡迎,又說此舉有助降低由於整體學生減少而令部分英中要落車(轉中中)帶來的衝擊,對傳統英中有利。